现代言情《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现已上架,主角是孙德全周伯,作者“静心静怡”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坟头草动了,圣旨来了。晨雾如纱,缠绕在皇陵深处的断碑残冢之间。风过处,枯草簌簌,像是亡魂低语。拂尘跪在一方倾颓的石碑前,指尖轻轻拂过碑面斑驳的刻痕——“罪籍”二字深陷石中,如刀剜心。七年了。她一动不动,三炷香在石案上静静燃烧,青烟笔直升起,被雾气一寸寸吞没。火光映着她的脸,苍白而沉静,眼底却无悲无喜,仿佛早已将生死荣辱,都烧成了灰。...

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她取出仰望,月光洒落玉面,原本光滑的背面,竟浮现出四个细若游丝的篆字——
“父在碑心。”
拂尘脚步顿住。
风卷起她的衣袖,猎猎作响。
远处皇陵轮廓隐于夜雾之中,如同巨兽蛰伏。
她望着那片埋葬了她家族、童年与七载孤寂的土地,轻轻开口,声音几不可闻:
“我来了。”
而此刻,太极殿顶。
萧玄戈披着玄色大氅独立檐角,风吹动他墨发,如夜旗猎猎。
他望着栖梧阁方向那一盏不灭的灯火,眸光深邃如渊。
谢无咎悄然现身,跪地禀报:“柳婉儿血中有迷心散,拂昭训已命彻查尚药局。”
萧玄戈颔首,未语。
他手中握着一柄青铜钥匙,与拂尘所得铜印同模同纹,锁孔处刻着五个小字——
“承恩门开。”
“三日后,朕要亲巡皇陵。”他低声道,语气不容置疑,“传令七卫,封锁内外通道,任何人不得擅离。另,调暗卫潜入沈府外宅,查‘癸未年’所有出入账册。”
谢无咎领命欲退,却被一声低问止住。
“她可安好?”
谢无咎顿了顿:“栖梧阁灯火未熄,昭训方才去了皇陵方向,似有所感……”
萧玄戈闭了闭眼,指节攥紧钥匙,骨节泛白。
“她终究要面对那一夜。”他声音极轻,却如刀刻石,“而我,不能再让她一个人走完。”
风过宫阙,万籁俱寂。
栖梧阁内,拂尘正欲歇息,忽觉案上边报堆叠微乱。
她随手整理,指尖触到一份压在底下的密件封皮,边角已泛黄,标注日期为三月前。
她本欲放下,可目光扫过标题时,却微微一凝——
《北境战俘营异状录:敌国细作暴毙,尸检有异》
她指尖停在“肺腑溃烂”四字之上,眉心缓缓蹙起。
窗外,乌云蔽月,风声骤紧。
太极殿的铜漏滴到三更,栖梧阁内烛火未熄。
拂尘独坐案前,指尖抚过那页从边报中抽出的密件抄录。
墨迹尚新,可纸上“肺腑溃烂、七窍渗黑血”八字却如陈年尸斑般阴冷刺目。
她闭眼,守陵七年所见的一幕幕在脑海中翻涌——乱葬岗上那具被草席裹着拖入土坑的“死人”,指甲泛青、唇角溢黑汁,分明是服了假死药的活口。
而今,同样的症状竟出现在北境战俘营?
一个“敌国细作”暴毙,尸检后匆匆结案,连验尸官名字都未具全。
太巧了。
她睁开眼,目光落回袖中黄麻纸上的字迹——“驿丞周延……尸已抵京……三日后焚化……勿使昭训近炉。”笔锋仓促,似写于惊惧之中。
这绝非寻常通报,而是某种隐秘交接的暗语。
谁写的?
为何偏偏提到她?
窗外风声忽止,檐下铜铃轻晃一声,像是有人踏过宫道又悄然退去。
拂尘缓缓起身,将抄录的密文与黄麻纸并排压在砚台下,又取出贴身收藏的玉珏。
月光斜照,背面“父在碑心”四字幽幽泛光,仿佛与眼前谜团遥相呼应。
皇陵、假尸、胎息香、焚化令……这些碎片本无关联,可当它们同时浮现于她重返宫廷的第八日,便不再是巧合,而是一张早已织就的网。
她忽然记起,三日前太后召见时,白启明为其诊脉毕,曾低声奏道:“气血虚浮,宜用安神香调养。”可那香一燃,拂尘便觉鼻尖微窒——不是沉香,也不是苏合,而是掺了“腐骨花”的变种。
此花只生于皇陵阴穴,常用于掩盖尸体腐败气味。
若用于香中,必有所掩。
她当时不动声色,只为太后奉茶,借近身之机嗅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