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是由作者“静心静怡”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孙德全周伯,其中内容简介:坟头草动了,圣旨来了。晨雾如纱,缠绕在皇陵深处的断碑残冢之间。风过处,枯草簌簌,像是亡魂低语。拂尘跪在一方倾颓的石碑前,指尖轻轻拂过碑面斑驳的刻痕——“罪籍”二字深陷石中,如刀剜心。七年了。她一动不动,三炷香在石案上静静燃烧,青烟笔直升起,被雾气一寸寸吞没。火光映着她的脸,苍白而沉静,眼底却无悲无喜,仿佛早已将生死荣辱,都烧成了灰。...

免费试读
“哈哈哈哈……沈家不会输!你们……都会死!”夜风如刀,割过宫墙深处的枯草,冷宫铁门在疯癫笑声中轰然闭合。
柳婉儿披头散发,赤足踩在冰冷石砖上,指甲在墙上划出十道血痕,口中不断嘶喊:“沈家不会输!你们……都会死!”她的眼神涣散,却在某一瞬死死盯住门外守卫,嘴角咧开,露出森然笑意。
侍卫惊惧回禀,说她已撕碎衣裙,以血涂面,状若厉鬼。
消息传至栖梧阁时,拂尘正坐在灯下,指尖轻抚那枚青铜小印。
铜质温润,背面“一生一世一双人”六字在烛火下泛着幽光,像是从岁月深处浮出的誓言。
她听见禀报,眉心微动,却未起身,只淡淡道:“取她指甲血,送太医院验。”
素云迟疑:“昭训,她疯了……若惊动贵妃……”
“她不是疯。”拂尘抬眸,目光清冷如井水,“是演得太急。”她合上掌心,铜印压进血肉,留下一道浅痕——痛感让她清醒,“若真神志溃散,如何精准喊出‘沈家’二字?若真不知罪责,又怎会专挑今夜发作?”
她起身,素色长裙拂过地砖,无一丝声响。
七年的守陵生涯教会她一件事:真正的疯狂,从不喧嚣;而伪装的癫狂,总在最关键的时刻,露出破绽。
翌日清晨,白启明亲自登门,手持一纸医案,神色凝重。
“其血含‘迷心散’,长期服用,剂量渐增,已损肝魂、扰神识。”他顿了顿,“但臣敢断言——此药非自服,乃有人每日混入她的安神汤中。最晚三日前停药,此前意识尚存。”
拂尘端坐案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节奏沉稳如更漏。
“迷心散出自前朝禁方,炼制需‘阴年阴月生人’的发灰与‘夜哭兰’根茎,宫中唯有尚药局西库有存。”她抬眼,“谁掌管西库钥匙?”
“……沈贵妃的心腹,掌药女官林氏。”
拂尘唇角微扬,笑意却未达眼底。
“好一招金蝉脱壳。柳婉儿不过是弃子,她们要她疯,要她死,也要她死前搅乱视听。”她站起身,将铜印系于腰间,动作决然,“我要进禁书阁。”
陆九龄是禁书阁老典簿,须发皆白,掌管皇室秘档三十余年。
见拂尘持印而来,他并未阻拦,只是轻叹一声:“姑娘要查什么?”
“癸未年皇陵工造册残卷。”拂尘声音平静,“关于碑林密道修建的记录。”
陆九龄眼神一震,缓缓从暗格取出一册焦黄残卷。
纸页残破,墨迹斑驳,似经火焚后抢救而出。
他颤抖着手翻动,忽然停住:“当年修碑林密道者,共三百二十一人……三日后尽数‘病殁’,朝廷抚恤名单上皆称‘疫亡’。”他指尖停在末尾,“名录最后,有一人名‘周伯’,标注‘调守承恩旧冢’。”
拂尘呼吸一滞。
周伯——那个在大火中将她背出火场、满脸焦黑的老守陵人。
是他在她昏迷时剪下她一缕头发藏入玉珏,是他在她醒来后教她辨认陪葬草药、诵读安魂咒文,是他在她最绝望时说:“活下去,别让拂家的血白流。”
可他在她入宫前半年,便“病逝”于皇陵偏院,连尸骨都未归故里。
她闭目,指尖按上眉心。
记忆翻涌:那夜地宫烛火摇曳,周伯咳着血,将一只旧木匣塞进她手中,低语:“小姐……有些事,不该埋进土里。”匣中无物,唯有一张泛黄符纸,画着一道她从未见过的阵法。
原来,他早知一切。
她归途经皇陵方向,风起云涌,天地昏沉。
忽然,腰间玉珏一烫,竟如活物般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