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实力派作家“明家独写”又一新作《侧妃娘娘,小王挣个皇位给你坐》,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班叙昭习决明,小说简介:将军府嫡女班叙昭,以侧妃之身嫁入悉王府。装个柔弱让王爷情难自抑;当个绿茶让对手无能为力。生儿育女,步步为营,最后我怎么成皇后了。...

阅读最新章节
采薇苑偏殿内的混乱随着太医的最终诊断似乎暂时尘埃落定。
太子妃文思尔被小心翼翼地用软轿抬回了锦瑟堂静养,朱念和也被风华阁的丫鬟嬷嬷们簇拥着接了回去,只是她依旧神情恍惚,对周遭的关切和议论充耳不闻,只反复念叨着“我的孩子……”,那模样看得人心头发紧,却也引得一些心思敏锐的下人暗自嘀咕。
班叙昭并未立刻离开,她总觉得此事透着古怪。尤其是府医和太医为朱念和诊脉时那欲言又止、含糊其辞的态度,以及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脉象紊乱”。
她吩咐青黛:“去问问,方才派去请那位‘济世堂’神医的人回来了没有?怎么这般久?”
青黛应声出去,不多时便带着第一批派去的两个小厮回来了,两人脸上都带着奔波后的疲惫与一丝茫然。
“回禀荣侧妃娘娘,”其中一个小厮躬身回道,“奴才们去了城南济世堂,那药堂倒是开着,坐堂的却是一位年轻大夫。奴才们说要请那位老神医,那年轻大夫却说,他师父,就是那位号称‘神医’的老先生,早在……早在九个月前就出门游历去了,说是要寻什么稀世药材,归期未定,至少还需三个月才能回来。”
“九个月前?”班叙昭眸光一凝,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骤然放大。
朱念和“诊出”身孕是在大约三个月前,若那神医九个月前就已离开京城,那三个月前为朱念和诊脉的“神医”又是谁?
青黛也意识到了问题,失声道:“娘娘,这……时间对不上啊!那当初给朱侧妃诊脉的……”
班叙昭抬手制止了她后面的话,脸色沉静,眼底却是一片冰寒。她挥退了小厮,对青黛低声道:“此事蹊跷,暂且不要声张。”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她心中形成——朱念和这“身孕”,恐怕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那个所谓的“神医”,根本就是个冒牌货!可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争宠?还是……有更深的图谋?联想到今日花园里太子妃那反常的举动和落水后的结果……班叙昭只觉得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
与此同时,皇宫,养心殿外。
太子习决明刚与病榻上的父皇商讨完几件紧要政务,心头沉甸甸的。
皇帝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全靠珍稀药材吊着一口气,朝政大事几乎已全权交由他处置。
他正欲起驾回府,一名皇后宫中的内侍却匆匆赶来,躬身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请您去坤宁宫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习决明微怔,母后此时相召,所为何事?他压下心中疑惑,点头道:“孤知道了。”
移驾坤宁宫,殿内不似往日熏香暖融,反而透着一股肃穆。皇后端坐于凤座之上,神色凝重,不见半分寿宴时的慈和。
有位太医,此刻正垂首躬身,立于殿中,额上似有冷汗。
“儿臣参见母后。”习决明行礼。
“皇儿不必多礼。”皇后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怒意,“今日你府中之事,本宫已听闻。落水受惊,虽是不幸,但好在太子妃福泽深厚,竟诊出喜脉,也算因祸得福,是不幸中的万幸。”
“是,儿臣亦感欣慰。”习决明答道,心中却隐隐觉得母后召他前来,绝不仅仅是为了说这几句宽慰的话。
果然,皇后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向那名太医:“只是,关于朱侧妃……王太医,你将你诊脉所见,再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向太子殿下禀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