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删减版本的现代言情《背锅专员重生后杀疯了》,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纾炎,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瓜田顾晟。简要概述:我是公司公认的“背锅专员”,入职三年,顶头上司把所有烂摊子都甩给我。这次项目黄了,他直接把我叫到会议室:“要么主动递辞呈,要么我让你行业拉黑。”我没接他扔来的离职表,转身打开了公司内网的“匿名职场瓜田”板块——【瓜田1号:他挪用项目经费给小三买包的转账记录】刚发出去,财务总监的小号就在评论区秒回:“已同步审计部。”【瓜田2号:他把客户方案偷给竞品的聊天截图】半小时后,合作方的法务函直接抄送了全公司邮箱。【瓜田隐藏瓜:他学历造假 简历注水的原始档案】帖子刚置顶,HR总监直接冲进他......

背锅专员重生后杀疯了 阅读精彩章节
抱着纸箱走出鼎峰气派的玻璃大门,晚风带着一丝凉意扑面而来。
华灯初上,街上的车流织成一条条光带。
我站在台阶上,深深吸了一口都市夜晚浑浊却自由的空气。
前世被扫地出门时,只觉得天塌地陷,前路茫茫。
此刻,心里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平静。
“秦屿!”
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我回头,看见一个穿着米白色风衣,妆容精致的女人从旁边一辆白色的宝马mini里探出头。
是苏蔓,顾晟那个身为集团董事千金的正牌女友。
也是前世,在顾晟污蔑我之后,动用关系坐实我“无能”罪名,让我在行业内难以立足的推手之一。
她此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秦屿,你没事吧?我刚听说……”她欲言又止,目光扫过我抱着的纸箱,意思很明显。
我停下脚步,看着她。
她确实很漂亮,家世也好,是那种被保护得很好的、带着优越感的美。
可惜,眼光不怎么样。
“苏小姐,”我语气疏离,“我很好,不劳费心。”
她推开车门下车,走到我面前,身上散发着昂贵的香水味。
“顾晟他……真的做了那些事?”她压低声音,眉头微蹙,似乎仍有些难以置信,“挪用经费?出卖公司?还有学历……”
“公司已经发了公告,不是吗?”我打断她,不想和她多做纠缠。
她噎了一下,眼神闪烁。
“我知道,他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可能……可能对你也不太公平。”她试图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但你们毕竟同事一场,没必要闹到这么难看吧?那些匿名帖……”
她顿了顿,观察着我的表情。
“是不是你发的?”
果然是为了这个。
我笑了笑,反问道:“苏小姐觉得呢?”
她被我噎得再次说不出话,脸上那层担忧的伪装有些维持不住。
“秦屿,我知道你可能有委屈,但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你这样搞,对你自己有什么好处?把公司搞得乌烟瘴气,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
“苏小姐,”我再次打断她,语气冷了下来,“我的职业发展,不劳你操心。至于公司乌烟瘴气……”
我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根源在哪里,你心里应该比我更清楚。”
“如果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说完,我不再理会她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抱着纸箱,转身汇入了下班的人流。
身后似乎传来她气恼的跺脚声。
我混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感受着周遭的烟火气。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银行入账短信。
那五万块“封口费”到账了。
数字冰冷,却带着一种讽刺的实在感。
我在路边摊买了一份加蛋加肠的炒粉,拎着回了租住的公寓。
房子不大,一室一厅,有些老旧,但还算整洁。
我把纸箱放在墙角,打开电脑,一边吃着味道浓重的炒粉,一边开始浏览招聘网站和行业资讯。
鼎峰不能久留。
我必须尽快找到下家,或者……另谋出路。
重生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报复前世之仇,更在于对未来的先知。
现在是2018年。
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尚未完全消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方兴未艾。
共享经济泡沫即将达到顶峰然后破裂。
短视频的风口刚刚起来……
无数机会,潜藏在信息的洪流之中。
我知道几个后来发展迅猛,但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也记得几支后来一飞冲天,此时却还在低位徘徊的股票。
甚至,一些关键的、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技术突破节点,也模糊地存在于我的记忆里。
这些,都是我的资本。
但我需要启动资金,需要人脉,需要时间。
眼下最实际的,还是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解决生存问题,同时暗中积累。
我更新了简历,屏蔽了鼎峰科技,然后有针对性地投递了几家看起来很有潜力的初创公司,以及两家氛围相对宽松的外企。
做完这些,夜已经深了。
我冲了个澡,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今天发生的一切,如同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
顾晟绝望灰败的脸,严如玉冰冷的审视,同事们各异的目光,苏蔓虚伪的关切……
还有,我发布那些“瓜”时,内心冰冷的快意。
复仇的感觉,确实令人着迷。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空虚。
我知道,我不能沉溺于此。
重生,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另一个顾晟。
而是为了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
我按时上下班,配合审计部和法务部完成智慧社区项目的收尾工作。
态度端正,有问必答,但绝不多说一句废话。
严如玉那边没有再找我。
调岗的申请似乎石沉大海。
项目部的新总监很快到任了,是一个空降来的职业经理人,叫卫哲。
他约谈了一次,简单了解了项目情况,对我还算客气,但眼神里带着明显的疏离和谨慎。
显然,我的“事迹”他已经听说了。
这样一个手段狠辣、以下克上的下属,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
我乐得清闲,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技术和行业动态。
赵德柱之流,现在见到我都绕着走。
偶尔在茶水间碰到,也会挤出极其不自然的笑容。
我一律无视。
期间,听到一些关于顾晟的后续消息。
他被鼎峰开除后,那个集团董事的千金女友果然立刻和他划清了界限,据说闹得很不愉快。
他试图联系之前的“人脉”和“资源”,想找下家,但他在业内的名声已经臭了。
挪用经费、出卖商业机密、学历造假,任何一条都足以让正规的公司对他关上大门。
听说他最后去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待遇一落千丈。
而且,创锐科技似乎并没有放弃追究,可能还会面临法律诉讼。
可谓下场凄惨。
我听到这些,心里并无太多波澜。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一周后,我接到了两个面试通知。
一家是专注于企业级云服务的初创公司“星云数据”,另一家是做智能硬件的老牌外企“科讯科技”。
我都去参加了面试。
星云数据的创始人很年轻,很有激情,但对技术的理解还有些浮于表面。
科讯科技则氛围沉闷,流程冗长,薪资也缺乏吸引力。
都不是特别理想。
我有些犹豫。
或许,可以考虑休息一段时间,好好规划一下?
这天下午,我正准备提前溜号,去图书馆查点资料。
内部通讯软件突然弹出一条消息。
发信人是一个陌生的ID,叫做“观星者”。
“秦屿先生,你好。冒昧打扰。我对你处理顾晟事件的手法很感兴趣,不知是否有幸能和你聊几句?”
消息后面,附了一个公司内部的会议室号码。
不是严如玉常用的那几间,也不是项目部的地盘。
我皱了皱眉。
这个人是谁?
观星者?这ID透着一股故弄玄虚的味道。
他(或她)说对我“处理顾晟事件的手法”感兴趣?
这话说得很有技巧。
没有提匿名帖,而是说“手法”。
我沉吟了片刻。
鼎峰这潭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这个“观星者”,是敌是友?
去,还是不去?
好奇心最终占据了上风。
我倒想看看,又是哪路神仙要找上门来。
回复了一个“好”字。
我按照地址,来到了位于大厦顶层的一间小型会议室。
这里平时很少人使用,视野极好,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景观。
推开门。
会议室里只坐着一个人。
一个看起来三十五六岁的男人,穿着很随意的灰色针织衫,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气质儒雅,正悠闲地喝着茶。
他抬头看到我,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秦屿?请坐。”
我关上门,在他对面坐下。
打量着他。
很面生。肯定不是我们项目部的,甚至不像是常规业务部门的人。
他的气质……更像是一个学者,或者研究员。
“自我介绍一下,”他放下茶杯,声音平和,“我叫沈鉴,目前在公司的战略发展部,挂个闲职。”
战略发展部?
我心中一动。
这个部门在鼎峰很特殊,直接向总裁汇报,负责研究行业趋势,评估投资机会,据说权力不小,但平时非常低调,几乎不参与具体业务。
沈鉴……这个名字我有点印象,前世好像听说过,是鼎峰幕后真正的智囊之一,眼光极其毒辣,但为人很低调,后来好像独立出去创办了一家很成功的投资公司。
他找我做什么?
“沈先生找我有事?”我直接问道。
沈鉴笑了笑,目光透过镜片,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
“不必紧张。我只是对你有些好奇。”
他慢条斯理地给我也倒了一杯茶。
“顾晟这件事,你做得干净利落,时机、分寸、火候,都掌握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利用‘匿名瓜田’这个内部舆论场,借力打力,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借公司高层之手,一举清除目标。”
他轻轻吹着茶杯上的热气。
“这不像是一个普通程序员能做出来的事。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斩首行动。”
我的心微微一提。
这个人,看问题太毒了。
他几乎还原了我整个行动的逻辑和策略。
“沈先生过奖了,”我保持镇定,“我只是在被逼到绝路时,做了一些自保的反应而已。”
“自保?”沈鉴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仅仅是自保,可不需要准备那么齐全的‘弹药’。”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锐利了一些。
“那些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甚至学历档案……搜集这些,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和渠道。这不像是一时激愤之举。”
“秦屿,你隐忍了三年,直到最后关头才发动。这份心性,可不简单。”
他几乎把我剥得赤裸裸。
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借以掩饰内心的震动。
茶水微苦,回甘却很足。
“沈先生到底想说什么?”
沈鉴靠回椅背,恢复了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我不想说什么。我只是想看看,能策划出这样一场好戏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另外,”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我,“我注意到你最近在更新简历,投了星云和科讯?”
我心中再次一惊。
他连这个都知道?
战略发展部的手,伸得这么长?
还是说,他一直在关注我?
“鼎峰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人往高处走。”我含糊地回应。
沈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星云数据的创始人很有想法,但太理想化,缺乏落地经验,资金链也紧张,恐怕撑不过明年。”
“科讯嘛,老牌帝国的通病,官僚,僵化,去了也只是混日子。”
他轻描淡写地,就点破了我面试的两家公司的核心问题。
而且,精准得可怕。
“那依沈先生看,我该去哪里?”我顺势问道,想听听他的高见。
沈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对未来的技术趋势,怎么看?比如,人工智能?”
我心中微动。
2018年,AI虽然已经很热,但大多还停留在概念和算法层面,大规模商业应用尚未完全爆发。
但我知道,接下来几年,将是AI落地开花的关键时期。
“AI是未来,”我谨慎地组织着语言,“但现在的泡沫很大。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解决实际痛点,而不是空谈算法。”
“哦?”沈鉴似乎很感兴趣,“具体说说?”
我结合前世的见闻和自己的思考,谈了几个方向,比如智能客服、工业质检、金融风控等。
没有说得太深,但足以展现一定的见解。
沈鉴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看来,你不仅仅是会搞办公室政治。”他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赞赏。
他沉吟了片刻,似乎做出了某个决定。
“秦屿,有没有兴趣,换个玩法?”
“换个玩法?”我疑惑地看着他。
“鼎峰这艘船,虽然还算稳固,但内部已经开始腐朽了。顾晟之流,不过是表象。”
他的语气变得有些深沉。
“高层斗争,派系倾轧,资源错配……这些问题,根深蒂固。”
“你就算留下来,或者换个部门,也难有大作为,反而可能被卷入更麻烦的漩涡。”
我默默听着,知道他说的是实情。
“所以?”
“所以,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出来,做点真正有意思的事情。”
沈鉴看着我,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
“我最近在筹划一个独立的AI实验室,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垂直领域应用。不缺启动资金,也不缺技术视野,但缺一个能统筹项目、并且……懂得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把事情做成的执行者。”
他身体前倾,目光灼灼。
“我觉得,你很合适。”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做我的合伙人?”
我愣住了。
完全没料到,会是这样一个展开。
沈鉴,这个鼎峰幕后的神秘智囊,竟然要邀请我,一个刚刚掀翻了顶头上司的小程序员,做他新事业的合伙人?
这跨度,未免也太大了。
是看中我的能力?
还是看中我手里可能还握着的,关于鼎峰的某些“料”?
或者,两者皆有?
我看着他那双充满智慧和算计的眼睛,心里迅速权衡着。
风险很大。
跟着他干,意味着彻底离开鼎峰这个相对稳定的平台,踏入未知的创业洪流。
成功与否,皆是未知。
但机遇同样巨大。
沈鉴此人的能力和资源,毋庸置疑。
如果能搭上他的船,无疑能大大缩短我积累资本和人脉的时间。
而且,AI实验室,正好契合我对未来的判断。
见我沉默,沈鉴也不催促,悠闲地品着茶。
“你可以慢慢考虑,不用急着答复我。”
他放下茶杯,递过来一张只有名字和电话的素色名片。
“想清楚了,打给我。”
我接过名片,触感细腻。
“谢谢沈先生看重。”我站起身,“我会认真考虑的。”
沈鉴微笑着点了点头。
“希望不久后,我们能以另一种身份合作。”
我离开顶层会议室,心情有些复杂。
沈鉴的邀请,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原本的计划里,激起了新的涟漪。
是求稳,按部就班地找工作?
还是冒险,抓住这个看似一步登天的机会?
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回到办公区,还没坐下,手机就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喂,是秦屿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客气的中年男声。
“我是,您哪位?”
“您好,我是创锐科技的法务总监,姓陈。”
创锐科技?
我的心微微一沉。
他们找我干什么?
“陈总监,您好。请问有什么事?”
“关于之前智慧社区项目的一些后续法律问题,我们想向您了解一些情况,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他的语气很客气,但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
我握紧了手机。
看来,顾晟留下的烂摊子,还没完。
而我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
“可以。什么时间?地点?”
“如果方便的话,现在可以吗?我们在您公司楼下的‘漫语’咖啡馆等您。”
他们竟然直接到楼下了?
我皱了皱眉。
“好,我马上下来。”
挂断电话,我深吸一口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职场,果然没有一刻是安宁的。
我拿起外套和手机,再次走出了办公区。
咖啡馆就在大厦一层。
我走进去,很快就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看到了两位穿着正式西装的中年男士。
其中一位站起身,向我伸出手。
“秦先生吧?我是陈明,创锐的法务。这位是我的同事。”
我与他握了握手,坐下。
服务员过来点了咖啡。
短暂的寒暄后,陈明直接切入正题。
“秦先生,我们长话短说。关于顾晟向迅捷科技泄露我方方案的事情,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这次来找您,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当时项目执行过程中,您是否察觉到什么异常?或者,顾晟是否有过什么不合常理的指令?”
他的目光锐利,带着职业性的审视。
我知道,他们不仅仅是想了解情况,更是在评估我这个“前项目主要执行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是单纯的被蒙蔽者?
还是……潜在的共谋?
我沉吟了片刻,决定如实相告,但有所保留。
“异常确实有。比如在项目后期,顾总监多次以‘战略调整’为由,要求我修改已经定稿的核心模块,导致最终交付的产品性能不稳定,与贵方需求出现偏差。”
“当时我只以为是上级决策,虽然觉得不合理,但也只能执行。”
我没有提我暗中录音和截图的事。
那些是我的护身符,不能轻易示人。
陈明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也就是说,您当时并不知情?”
“是的。”我肯定地回答,“直到项目失败,顾总监试图让我承担全部责任时,我才意识到可能有问题,并开始留意。”
这话半真半假,但逻辑上说得通。
陈明和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
“我们明白了。感谢您的配合,秦先生。”陈明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另外,关于顾晟的个人问题,比如挪用经费、学历造假等,如果您有任何相关信息,也欢迎随时提供给我们。这可能有助于我们后续的法律行动。”
我点了点头。
“我会的。”
又简单聊了几句,他们便起身告辞了。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慢慢搅动着已经凉掉的咖啡。
创锐的介入,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
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离开鼎峰的决心。
这里已经成了一个是非之地。
必须尽快脱身。
我拿出沈鉴给的那张名片,看着上面简洁的名字和号码。
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或许,冒险一搏,才是打破僵局的最好方式?
我拿出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
“沈先生,关于您的提议,我很有兴趣。不知何时方便详谈?”
点击,发送。
然后,将杯中的咖啡一饮而尽。
苦涩,却带着决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