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毕业,我能听见尸体说话》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张建军凌云,《警校毕业,我能听见尸体说话》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现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六月的风裹挟着樟树的气息,吹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大院。空气里浮动着尘土与淡淡的消毒水混合的味道。凌云站在办公楼前,崭新的警服浆洗得笔挺,肩章上的警徽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他手里紧紧捏着自己的档案袋,纸张的边缘被手心的湿热浸润得有些发软。...

阅读最新章节
凌云没有回应。
他靠在车窗边,手里拿着一个夜视望远镜,一动不动地盯着远方。
他的专注,与这片死寂的环境格格不入。
张建军撇了撇嘴,没再自讨没趣。
凌晨三点。
凌晨四点。
天边开始泛起一丝鱼肚白。
最困倦的时刻到来了。
操作无人机的警员已经开始上下眼皮打架。
张建军的保温杯也见了底。
“行了,收队吧。”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筋骨。
“回去好好睡一觉,忘了你那个不靠谱的‘推测’。”
“再等十分钟。”
凌云的回复很轻,但异常坚定。
“还等?”
张建军的火气有点上来了。
“你小子是不是魔怔了?非要在这耗到天亮,让大家看日出?”
就在这时,架着望远镜的警员突然发出一声低呼。
“张队!凌哥!你们看!”
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凌云的夜视望远镜里,那个一直沉寂的X号仓库,二楼的一个小窗户,闪了一下。
一道微弱的、一闪即逝的光。
如果不是一直盯着,很容易就会当成是水面的反光。
“是打火机。”
凌云说。
有人在里面点烟。
张建军一把抢过旁边警员的望远镜。
片刻之后,他放下了望远镜,什么话都没说。
车厢里的气氛瞬间变了。
困意和不耐烦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兴奋与紧张。
“无人机别靠太近,拉高,继续监视。”
张建军的指令变得沉稳有力。
大约十分钟后。
一辆破旧的厢式货车,关着车灯,悄无声息地滑进了码头区域,停在了X号仓库的侧门。
车门打开,下来两个穿着工装服的男人。
但他们的动作,一点都不笨拙。
其中一人警惕地环顾四周,另一人则迅速打开了仓库的侧门。
货车倒了进去,门又被迅速关上。
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干净利落。
“妈的。”
张建军低声骂了一句。
“这帮孙子,还真有点东西。”
他看向凌云,眼神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轻视和怀疑。
“你小子,到底是怎么闻到味的?”
凌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他只是放下了望远
镜。
“张队,十二个小时还没到。”
“现在,我们可以申请轮流蹲点了吗?”
张建军拿起对讲机,按下了通话键。
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车厢,也传向了市局指挥中心。
“报告李队,这里是老码头观察点。”
“鱼,咬钩了。”
面包车内,凌云靠回座椅。
枯燥的等待结束了。
真正的狩猎,才刚刚开始。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叫“强哥”的名字,还有那批“绝对不能出问题”的货。
这些东西,就藏在眼前这个看似废弃的仓库里。
它们正在等待一个出海的机会。
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将成为那张收紧的网。
(2466字)
凌晨四点半,老码头的风带着咸腥的水汽,吹散了黎明前最后的困意。
面包车里,那股属于猎人的兴奋逐渐沉淀,转化为一种极具耐心的冷静。
张建军放下了对讲机,车厢内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电流声。
他侧过头,看着重新靠回座椅的凌云。
这个不久前还被他认为是“魔怔了”的年轻警员,此刻闭着眼,面容平静,呼吸均匀。
仿佛刚才那个石破天惊的发现,与他毫无关系。
“你小子。”
张建军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最终还是没把后半句的脏话骂出来。
他拿起那个已经空了的保温杯,在手里掂了掂,又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