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言情《警校毕业,我能听见尸体说话》,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张建军凌云,由作者“小刃心”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六月的风裹挟着樟树的气息,吹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大院。空气里浮动着尘土与淡淡的消毒水混合的味道。凌云站在办公楼前,崭新的警服浆洗得笔挺,肩章上的警徽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他手里紧紧捏着自己的档案袋,纸张的边缘被手心的湿热浸润得有些发软。...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他一言不发,径直穿过大厅,走向走廊尽头的队长办公室。
门没关。
李队正站在窗边抽烟,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一个身材壮实、两鬓微霜的中年男人坐在沙发上,手里端着一个泡着浓茶的保温杯。
是刑侦二队队长,张建军。
“李队,张队。”
凌云走了进去。
李队掐灭了烟,转过身。
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那双眼睛却锐利依旧。
“你说的老码头,具体是哪个位置?”
李队直奔主题。
“江滨路尽头,废弃的第七号码头,X号仓库。”
凌云报出地址。
张建军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让他发出“嘶”的一声。
“那地方我熟。”
他的嗓门很大,带着一种老刑警特有的粗粝感。
“十几年前就是走私贩的天堂,后来严打了几次,早就荒废了。耗子进去都得含着眼泪出来,穷得叮当响。”
张建军看向凌云。
“你说那里有团伙?”
“是我的推测。”
凌云回答。
“推测?”
张建军把保温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发出一声闷响。
“凌云,我不是不信你。上次的案子,你确实立了大功。但这次不一样。”
“一个已经定性为意外死亡的案子,就因为你的‘推测’,要我们刑侦二队的人放下手头的案子,陪你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捉迷藏?”
他的话很不客气。
办公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李队没有制止,他只是看着凌云,想看他如何应对。
凌云迎着张建军的质问。
“张队,我明白您的顾虑。我只需要两个人,一辆车,给我十二个小时。”
“如果十二个小时内,我找不到任何可疑的迹象,我立刻收队,并且提交一份检讨,为我浪费警力的行为负责。”
他的承诺掷地有声。
张建军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凌云会把话说得这么绝。
他看向李队。
李队沉默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
一下,两下。
整个办公室里,只剩下这单调的敲击声。
“老张。”
李队终于开口。
“你带两个人,陪他去一趟。”
张建军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
“老李……”
“这是命令。”
李队打断了他。
“记住,只是秘密摸排。车子停远点,人不要靠近。用高倍望远镜观察。”
“我不想因为我们的鲁莽,惊动了可能存在的任何东西。”
李队转向凌云。
“十二个小时。”
“这是我能给你的极限。”
“如果什么都没有,你知道后果。”
“明白。”
凌云点头。
张建军站起身,拿起桌上的保温杯,一言不发地朝外走。
经过凌云身边时,他停顿了一下。
“小子,希望你的直觉,比我的经验更值钱。”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办公室。
凌晨两点。
一辆不起眼的灰色面包车,静静地停在距离老码头一公里外的一处废弃厂房阴影里。
江风带着咸腥和铁锈的气味,从破损的车窗缝隙里钻进来。
张建军盘腿坐在后车厢,怀里抱着他的宝贝保温杯。
另外两名年轻警员,一个负责操作无人机,一个架设着高倍望远镜,对准了远处那个黑漆漆的仓库轮廓。
“报告,无人机热成像显示,仓库内部没有生命迹象。”
“报告,目视观察,无灯光,无人员活动迹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车厢里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电流声。
张建军打了个哈欠。
“凌云,你看,我就说吧。”
“这地方别说人了,连鬼都懒得来。”
他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
“要不要来口热茶?提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