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现代言情《断弦葬旧梦,残琴续新章》,男女主角沈修文念汐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沈修文”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和沈修文离婚的第六年。我们在市音乐厅的后台重逢。他刚结束彩排,琴盒还挎在肩上。我正与场地经理确认归国首演的细节,回身便对上沈修文复杂的目光。“你现在在这里工作?”他目光牢牢锁在我的脸上。我见他误会,也没解释。只是冲他微微颔首,便回头继续和工作人员沟通。可就在我即将离开时,他忽然开口喊住我:“念汐,你......和以前很不一样。”我面无表情,没有接话。其实没什么不一样。只是,我不再在乎他了而已。...

阅读精彩章节
次日,音乐厅。
场馆内座无虚席。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昨日的、更加复杂的气氛。
期待、好奇,也有审视,至能感受到一些来自暗处的、不怀好意的目光。
我站在后台,透过幕布的缝隙看向台下。
前排,沈修文和许蕊赫然在列。
沈修文面无表情,许蕊则带着一丝看好戏的讥诮。
也好,亲眼见证,才更刻骨铭心。
灯光暗下,舞台亮起。
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指挥台。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我身上。
我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重量。
我的视线与坐在钢琴前的梁寻岳交汇。
他对我微微颔首,眼神沉静如水。
无需言语。
我转向乐团,举起指挥棒。
那一瞬间,所有杂念都被摒弃。
我的世界里,只剩下音乐。
指挥棒划破空气。
音乐骤起。
不再是传统《梁祝》的婉转悠扬,开篇便是低沉压抑的弦乐低吟,如同黑暗中的束缚,挣扎与窒息的痛楚在音符间蔓延。
木管乐器偶尔穿插的尖锐嘶鸣,是无声的呐喊。
我的手臂引领着乐团的呼吸,每一个手势都精准地传达着乐曲中蕴含的痛苦与压抑。
这不是无病呻吟,这是从地狱归来的灵魂,对过往伤疤最真实的剖白。
接着,梁寻岳的钢琴切入。
他的琴声,不像许蕊那样浮于表面,而是带着一种沉重的、金属质感的穿透力。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敲击在听众的心弦上。
音乐变得急促、冲突、对抗。
铜管乐器发出刺耳的咆哮,定音鼓如同惊雷。
一个细微的抬眼,一个几不可查的顿挫,他都能立刻心领神会。
我们的默契,是在无数个相互扶持、灵魂共振的日夜中淬炼而成,远非沈修文与许蕊那种流于表面的“和谐”可比。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空气中消散,音乐厅内陷入了长达数秒的绝对寂静。
第一个掌声响起后,便如同火山喷发般,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观众席上,许多人早已泪流满面,他们起立鼓掌,目光中充满了震撼与激动。
我放下指挥棒,微微喘息,额角有细密的汗珠。
梁寻岳走到我身边,自然地握住了我的手,与我一同向观众鞠躬致意。
掌声持续着,仿佛永远不会停歇。
我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看到了沈修文苍白的脸和许蕊难以置信的、扭曲的表情。
他们坐在那里,与周围沸腾的人群格格不入。
在又一次热烈的掌声稍歇的间隙,我向前一步,走到了舞台最前方。
工作人员适时地递上了一个话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刚刚用音乐征服了全场的指挥家,会说些什么。
我握着话筒,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传遍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最近,有人试图用过去的阴影,来定义我的现在。”
我的声音没有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但今夜,音乐,替我作出了回答。”
我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这曲《新梁祝》,敬重生,敬自由。”
话音落下,掌声再次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几乎要掀翻音乐厅的屋顶。
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污蔑,在这绝对的实力与真诚面前,显得如此可笑而不堪一击。
音乐替我复仇,也替我正名。
站在璀璨的灯光下,感受着身边梁寻岳手掌传来的温度。
我知道,属于祝瑛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而某些人,注定要被埋葬在过去的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