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十二年,他依然不愿意娶我,我只有死路一条》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大风哥”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苏砚舟江望月,小说中具体讲述了:十二年,他依然不愿意娶我,我只有死路一条...

十二年,他依然不愿意娶我,我只有死路一条 在线试读
从书店出来,晓晓接了个工作电话,显得十分为难。
“去吧,”我对她说,“我正好想一个人走走。”
“你确定没问题?”她担忧地看着我。
“确定。”我给她一个安抚的微笑,“我保证不会做傻事。”
她犹豫片刻,终于点头:“那你有事随时打我电话。晚上我们一起吃饭?”
“好。”
目送晓晓离开后,我独自在街上漫步。周末的市中心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有着自己的目的地。
只有我,漫无目的,因为任何目的地都已失去意义。
路过一家文具店,我停住脚步。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信纸和钢笔,让我想起学生时代写信的习惯。
我走进去,选了一叠浅蓝色的信纸和一支黑色钢笔。
“需要信封吗?”店员热情地问。
“要的。”我说,“再要一个蓝色的信封。”
带着信纸和钢笔,我走进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点了杯拿铁,在角落的位置坐下,摊开信纸。
笔尖在纸上停顿良久,墨迹慢慢晕开一个小点。
我该写给谁?
最终,我在信纸顶端写下:
「致十六岁的江望月」
然后,笔尖就停住了。
该怎么告诉那个扎着马尾、穿着校服的女孩,她十二年的痴心追逐,最终只会换来一场空?
该怎么告诉她,那个在篮球场上熠熠发光的少年,永远不可能真正爱上她?
该怎么告诉她,她押上整个青春和生命的赌注,会输得一败涂地?
距离28岁生日还剩25小时18分33秒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写道:
「亲爱的十六岁的我: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二十八岁了。很抱歉,我没能成为你期待中的样子。
你此刻一定正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偷偷看着操场上那个穿白色校服的少年。阳光很好,他的笑容很明亮,你的心跳得很快。
我知道,你相信这就是爱情。相信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坚持,终有一天他会回头看见你。
我想告诉你,放弃吧。
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爱情——那种不必追逐、不必等待、不必委屈求全的爱情。
但我也知道,即使我这样告诉你,你依然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十六岁的你,相信真爱能战胜一切。
那么,就去爱吧。去经历那些心动的瞬间,去感受那些甜蜜与痛苦。只是请你记住,在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
不要为了他放弃B大的录取通知书,不要为了他改变自己的穿衣风格,不要为了他忘记你曾经多么喜欢读诗。
不要把他当成你生命的全部。
因为十二年后,在你以为终于得到幸福的那一刻,他会转身离开,留下你一个人面对命运的终局。
而那个终局……」
笔尖在这里停住了。我该告诉她关于系统诅咒的事吗?该告诉她生命只剩下最后二十五小时?
不,让那个十六岁的女孩继续相信爱情吧。至少在那十二年里,她是充满希望的。
我继续写道:
「而那个终局,并不像童话里写的那样美好。
但请不要为此悲伤。因为在那十二年里,你真诚地爱过,勇敢地付出过,热烈地活过。那些瞬间,都是真实而珍贵的。
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爱上他。不是因为结局,而是因为过程中的那些美好——他偶尔的回眸,他难得的温柔,他需要我时的依赖。
即使最终会受伤,能够那样纯粹地爱一个人,也是一种幸运。
只是,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多爱自己一点。希望你能明白,你的价值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来证明。
你本身就足够美好。
二十八岁的江望月」
写完最后一句,我放下笔,才发现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我小心地拭去滴落在信纸上的泪珠,避免弄花墨迹。
将信纸折好,装进蓝色的信封,用胶水仔细封口。
这封信,永远不会有收件人。就像我的爱情,永远不会有回应。
“小姐,需要再续一杯吗?”服务生走过来,轻声问道。
我摇摇头,付了账,拿着信离开咖啡馆。
走在街上,我思考着该如何处置这封信。烧掉?扔掉?还是……
路过一个邮筒时,我停住了脚步。那个红色的邮筒立在街角,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我走近它,抚摸着冰凉的金属表面。
然后,我将那封写给十六岁自己的信,投了进去。
听着信落入筒底的轻微声响,我感到一种奇特的释然。仿佛那个执着了十二年的自己,终于被温柔地安放了。
距离28岁生日还剩23小时50分02秒
手机响起,是晓晓。
“望月,你在哪儿?晚上想吃什么?我订了那家你一直想去的意大利餐厅。”
我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轻声说:“好啊。”
“那六点半我去接你?”
“不用,我自己过去。”
挂断电话,我继续在街上漫步。华灯初上,城市的夜晚刚刚开始。情侣们手牵手走过,朋友们聚在餐厅外排队等候,一家人笑着从商场里出来。
这热闹的人间,我即将永远告别。
路过一家婚纱店,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橱窗里陈列着一件简约而优雅的婚纱,V领长袖,裙摆上缀着细碎的珍珠。
那是我曾经想象过的婚纱款式。和苏砚舟一起看婚纱杂志时,我指着类似的款式说喜欢,他却说:“太素了,不够隆重。”
现在想来,他想象中的新娘,从来就不是我。
“江望月?”
又一个熟悉的声音。今晚真是充满巧合。
我转过身,再次看到了周叙言。他换了一身深色西装,看起来像是刚结束正式场合的活动。
“又见面了。”他微笑着说,“今天真是巧合。”
我点点头:“是啊。”
他的目光扫过婚纱店橱窗,又落回我身上:“在选婚纱?”
“只是看看。”我说,“你呢?怎么会在这里?”
“刚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他指了指街对面的一家酒店,“我的车停在这附近。需要我送你一程吗?”
“不用了,我约了朋友吃饭。”
他点点头,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夜色中,他的眼神格外深邃。
“今天在书店,我其实一眼就认出了你。”他说,“你和高中时变化不大,还是那么……特别。”
我有些意外。在我的记忆里,周叙言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学生会主席,而我只是无数普通学妹中的一个。
“谢谢。”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种恭维。
“我记得高二那场辩论赛,你的结辩陈词很精彩。”他继续说,“你说‘爱情不是占有,而是成全’。当时我觉得,这个学妹很不一般。”
我怔住了。没想到他连我十二年前的辩词都记得。
而更讽刺的是,当年的我侃侃而谈“爱情的成全”,如今却差点为爱情赔上性命。
“那都是年少无知的话。”我轻声说。
“我倒觉得很有智慧。”他看了看手表,“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很高兴再次遇见你,江望月。”
他递给我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找我。”
我接过名片,看着他转身离开,修长的背影渐渐融入夜色。
低头看向名片:周叙言,P大哲学系副教授。
难怪他会记得聂鲁达,会谈论爱情的智慧。
我把名片放进口袋,继续向餐厅走去。这段小插曲很快被抛在脑后,毕竟,在我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候,任何新的邂逅都已失去意义。
到达餐厅时,晓晓已经等在门口。她看到我,明显松了口气。
“你来了!我还担心你又一个人跑哪儿去了。”
“答应了你,怎么会不来?”我微笑着说。
餐厅里烛光摇曳,气氛浪漫。晓晓点了很多菜,还有一瓶红酒。
“庆祝新生!”她举杯。
我与她碰杯,暗红色的液体在杯中晃动,像生命的颜色。
距离28岁生日还剩22小时15分20秒
晓晓兴致勃勃地讲着办公室的趣事,试图逗我开心。我配合地笑着,心思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明天这个时候,我还会存在吗?还是已经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天地间?
“望月,你有在听吗?”晓晓注意到我的心不在焉。
“抱歉,”我收回思绪,“你刚才说什么?”
她放下刀叉,认真地看着我:“我知道你还在难过。但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我点点头,切下一块牛排送入口中。肉质鲜嫩,酱汁美味,但我尝不出任何味道。
就像我的人生,看似完整,内里却早已空洞。
晚餐后,晓晓坚持送我回公寓。在楼下,她紧紧拥抱我。
“明天我来接你,我们去郊外散心,好吗?”
“好。”我答应着,知道这个约定永远不会实现。
看着她驾车离开,我转身上楼。
公寓里一片漆黑,我懒得开灯,直接走到窗前。城市的夜景在眼前铺展,万家灯火如星河洒落。
每一盏灯后面,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我的生命,即将熄灭。
手机屏幕亮起,是苏砚舟发来的短信:
「晓晓说你状态还好,我就放心了。保重。」
我盯着那条短信,忽然感到一阵尖锐的愤怒。
他凭什么?凭什么在抛弃我之后,还摆出这副关心的姿态?
我回复:「明天是我生日,还记得吗?」
他很快回复:「当然记得。你想要什么礼物?」
我想要活下去。我想要你爱我。我想要这十二年的付出不只是一场笑话。
但我最终只回了一句:
「明天下午三点,来我公寓一趟吧。有些东西要还给你。」
是时候,做个最后的了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