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争鸣》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季无咎钜子,讲述了在一个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时代,一位来自民间的学子,怀揣着“止战”的理想,在百家思想的交锋中寻找答案。时代:战国中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舞台: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各国学者云集之地,思想自由的中心。核心冲突:- 思想之争:儒、墨、道、法、名、兵等百家各抒己见。- 国家之争:齐、秦、楚等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与战争。- 人心之争:主角在理想与现实、兼爱与法治之间的艰难抉择。...
阅读精彩章节
“季先生相邀,施荣幸之至。”惠施拱手道。
“惠子客气了。”季无咎还礼,“无咎请惠子来,是想商议明日辩论之事。”
惠施微微一笑:“先生是为墨家内斗而来?”
季无咎不得不佩服惠施的消息灵通:“正是。无咎受禽子所托,明日将代表墨家正统,与邓陵子辩论。”
惠施点头:“施早有此意。邓陵子歪曲墨家教义,投靠庞涓,若让他得势,非但墨家危矣,魏国也将被拖入战火。”
“无咎初来乍到,对魏国朝堂了解不深,还请惠子指点。”
惠施沉吟片刻:“魏国朝堂如今分为三派:一是以庞涓为首的主战派,主张联秦攻韩;二是以施为首的主和派,主张与齐赵结盟,共抗强秦;三是以上将军公孙衍为首的中立派,态度暧昧,举足轻重。”
“公孙将军态度如何?”
“此人深不可测。”惠施摇头,“他表面中立,实则暗中布局。施怀疑,他与秦国也有联系。”
季无咎想起路上看到的秦国使者,心中更加确定秦魏之间有秘密往来。
“明日辩论,庞涓必全力支持邓陵子,惠子可否助无咎一臂之力?”
惠施笑道:“施与禽子神交已久,自当相助。不过...”他话锋一转,“辩论之道,在乎知己知彼。先生可知邓陵子的论点和弱点?”
“请惠子指教。”
“邓陵子主张‘以战止战’,认为唯有天下统一,方能消除战乱。他的核心论点是:小战不如大战,久战不如速战,助强吞弱,可加速天下一统。”
季无咎皱眉:“这完全是兵家思想,与墨家‘非攻’背道而驰。”
“正是。”惠施道,“但他的论点很有迷惑性,特别是对年轻墨者而言。乱世中人,谁不渴望和平?若有人承诺以短期战争换取永久和平,自然有人响应。”
“他的弱点何在?”
“弱点有二:一是他无法证明统一后就能永久和平,历史上夏商周相继更替,便是明证;二是他的方案必然导致大规模战争,违背墨家‘兼爱’宗旨。”
季无咎若有所思:“无咎明白了。多谢惠子指点。”
送走惠施,季无咎继续准备。他不仅要驳倒邓陵子,还要提出墨家正统的止战方案,这需要将墨家思想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
夜幕降临时,石砺带回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禽滑釐所在的山谷遭不明身份者袭击,幸而禽滑釐已提前转移。
“是庞涓的人?”季无咎问。
石砺摇头:“不清楚,但袭击者身手矫健,训练有素,不像是普通盗匪。”
季无咎心知这是庞涓的警告,或者说,是给他的下马威。
“钜子现在何处?”
“已安全转移到墨家在大梁的隐秘据点。”石砺压低声音,“钜子让我转告先生,明日辩论,不论结果如何,务必以自身安全为重。”
季无咎感动不已,禽滑釐自身危难之际,仍关心他的安全。
这一夜,季无咎房中的灯火彻夜未熄。
次日清晨,魏王宫前车水马龙,各国使节、魏国重臣、百家学者齐聚一堂。今日的辩论不仅关系墨家内斗,更将影响中原局势,引得各方关注。
季无咎乘车抵达宫门时,正好遇见邓陵子的车队。邓陵子年约三旬,面容俊朗,眼神锐利,身着墨家服饰,却佩着贵族的玉饰,显得不伦不类。
“这位便是季无咎先生吧?”邓陵子主动上前招呼,“久仰大名。”
“邓陵子客气了。”季无咎淡然还礼。
“听闻先生今日要代表钜子与陵辩论?”邓陵子眼中带着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