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很喜欢《雪国微光》这部现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汤大力根”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雪国微光》内容概括:一条旧围脖,裹挟着十年风霜;一个煎饼果子,回味着半生暖凉。寒冬再临,秦微微敲响了监狱沉重的铁门,手中紧握的,是命运的倒计时,与一份不知为谁而带的煎饼果子。时光回溯,闷热教室里的初见,转学生秦微微如同瓷娃娃般精致易碎,脖颈上那条格格不入的旧围脖,是她与过往唯一的连结。而看似对万事漠不关心的孤儿张小风,则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心底便泛起了莫名的涟漪。命运的丝线早已埋下。他不知,那条她视若珍宝的旧围脖,源自他多年前一个寒冬里笨拙的赠予;她亦不知,那份她下意识买下的煎饼果子,是他童年时能给出的、最慷慨的温暖慰藉。两个背负着各自沉重秘密的少年,在充满压抑与困顿的青春里相互靠近、彼此取暖。他用自己的坚韧,守护她追寻真相的勇气;她用自身的微光,照亮他贫瘠却向上的路途。过往的迷雾渐渐散开,深埋的渊源浮出水面,那些不经意的守护,原是刻骨铭心的久别重逢。然而,微光虽暖,难融宿命的积雪。当真相大白,当温暖触手可及,现实的严寒却以更汹涌的姿态席卷而来……...
在线试读
她站在原地,没有动,只是看着他,仿佛要确认这不是幻觉。她的手下意识地往脖颈处摸了一下,那里空无一物,这个细微的动作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寻求安慰。
张小风也没有动。他看着她眼中翻涌的情绪,看着她下意识摸向脖颈的动作,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涩得发疼。他想冲过去,想接过她手中的行李,想像无数次在脑海中演练过的那样,告诉她“我来了”。可他的脚像被钉在了原地。
秦母也看到了张小风,她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眼神复杂地在他和女儿之间扫了一个来回,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拉了拉女儿的胳膊,低声道:“走吧,车在外面等。”
秦微微像是被惊醒,猛地低下头。她将羽绒服的领子竖了起来,试图挡住寒风,也挡住了自己的表情,然后沉默地跟着母亲,汇入人流,朝着出站口的方向走去。
自始至终,她没有对张小风说一句话,甚至没有再看他一眼。
张小风站在原地,看着她纤细而挺直的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出站口的拐角。方才那短暂的目光交汇,像一场激烈却无声的雷暴,在他心里留下了巨大的轰鸣和一片狼藉。
她看到了他。
她认出了他。
然后,她选择了……视而不见。
冰冷的空气仿佛带着刺,扎进他的肺里。一种前所未有的、尖锐的失落和茫然,席卷了他。他预想过各种重逢的场景,却唯独没有想过这一种——沉默的擦肩。
是因为她母亲在场?是因为近乡情怯?还是因为……这一年的分离和现实的重量,已经悄然改变了什么?
他不知道。
他在站台上又站了很久,直到人群散尽,站台重新变得空旷。凛冽的寒风卷着地上的尘土和碎纸,打着旋儿从他脚边掠过。
他缓缓抬起手,从口袋里拿出那个一直随身携带的旧手机。屏幕漆黑,安静得像一块冰冷的石头。
他没有等来预想中的重逢。
只等来了一场无声的、冰冷的告别。
或者说,这或许才是他们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张小风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转身,朝着与出站口相反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他的背影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被拉得很长,依旧挺拔,却带上了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腊月二十八,清晨。
秦微微醒得比闹钟还早。天光未亮,房间里一片朦胧的灰蓝色。她赤脚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一角——外面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雪花仍在静静地飘落。
“又下雪了吗……”她喃喃自语,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这一次,雪不再是冰冷的背景,而是洗刷过往、迎接新生的象征。
她快步走到衣柜前,几乎没有犹豫,直接拿出了那件米白色的高领毛衣和浅灰色的格纹毛呢半身裙。外面套上长款的白色羽绒服,整个人清新又温婉。然后,她打开衣柜最底层的抽屉,小心翼翼地将那条白色的旧围脖拿了出来。
指尖抚过起球的毛线和磨损的边缘,一种奇异的心安感弥漫开来。今天,她要戴着它去接父亲。这不仅是对过去所有温暖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内心最真实情感的确认。
客厅里,母亲周莉也已经起床,正在准备出门的东西。看到女儿脖颈上那条与一身精致打扮格格不入的旧围脖时,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眼神复杂地移开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