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结的小说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 - 执笔小说 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结的小说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 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结的小说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

执笔小说

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结的小说寒江渡影雁无书(沈知鸢萧云湛)

《寒江渡影雁无书》是作者“ 三金”的倾心著作,沈知鸢萧云湛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六岁那年,贼人进犯中原,沈知鸢在雪地中救下萧云湛。十年过去,为报恩,也为复仇,他成了她手下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刺客。十八岁生辰这天,组织里有人悄悄传言:“嫡长公主准备了十里红妆,怕是要嫁给你。”萧云湛满心期待,等来的却是她迎嫁给丞相之子容景的消息。也是在这天,他的心事被发现,被逼跪在雪地,听着屋内沈知鸢与萧云湛的欢爱之......

无删减版本的其他小说《寒江渡影雁无书》,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三金,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沈知鸢萧云湛。简要概述:银票。......

寒江渡影雁无书

第7章 阅读精彩章节




利箭狠狠扎进了萧云湛手臂,他闷哼一声。

沈知鸢看到萧云湛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周围的护卫将沈知鸢保护起来,捉拿刺客。

她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萧云湛,内心不知为何不是滋味。

明明他们只不过是主仆,萧云湛于她而言不过是个称心得手的武器。

可看到他受伤,她第一反应居然是心疼。

沈知鸢深吸一口气,垂眸打算将萧云湛抱回房间。

容景却忽然挤出两滴眼泪:“阿鸢,我好害怕,你能留下来陪我吗?”

他还沉浸在刺杀中,此刻脸色惨白,毫无血色。

沈知鸢到底于心不忍,点点头:“好。”

说罢,她叮嘱赶来的小五:“把萧云湛送回房间,什么时候他醒来喊我。”

小五点点头,看着还在流血的萧云湛,张张口:“主上...”

他想说萧云湛是为了您受此重伤。

可这是忤逆的话,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他点点头,将萧云湛背回房间,喊来府里的医师为他止血。

不知睡了多久,萧云湛睁开眼,感觉浑身都在刺痛。

他揉着头,看到小五兴奋地喊他:“阿湛哥,你可算醒了!你都已经昏迷两天一夜了!”

两天一夜吗?

那岂不是今晚,他就要离开沈知鸢,踏上去齐国的路了。

萧云湛坐起身,勉强撑着身体下床。

身体绵软不已,差点跌坐在地上,这时跌进一个温暖的怀抱。

萧云湛愣了愣,回过头,看到沈知鸢那张美艳绝伦的脸。

他喉咙一涩。从前看这张脸,怦然心动。如今再看却觉得凉薄之至。

沈知鸢养了他这么多年,于情理,萧云湛欠他。

可多年来,他为沈知鸢出生入死,又再次为她中箭。

养育之恩早已还完。

从今往后。他和沈知鸢之间只有仇怨,再无情愫。

想到这儿,萧云湛推开沈知鸢,恭敬行礼:“主上。”

沈知鸢愣了愣,将手中的伤药递给他,扶过萧云湛的肩膀,看到后背渗出的一道道血痕。

她眼中的神色暗下去,自身后拿出一枚匕首,想亲手为他戴在腰间。

“阿湛,有你在身边,我总是安心。”

沈知鸢手还未触及,萧云湛先后退一步,垂眼:“主上,这样不符合规矩。”

“您已有王妃,这样做恐有嫌隙。我无需礼物,按组织规定,拿钱即可。”

“若没记错,救主上一条命,是500两。”

“500两?你怎么不去抢?”

容景不知道何时走进屋中:“你不过就是为人卖命的。能救阿鸢是你的福气。还想以功携恩不成?”

“不敢。只是这是建朝多年定下的,不好破了规矩。”

萧云湛淡淡笑着,客气疏离,轻飘飘将容景的话堵了回去。

十年间,他救过沈知鸢三次,每每沈知鸢想给予奖赏,萧云湛都笑着说:

“你救了我的命,我心甘情愿,无需奖赏。”

“若真要给,就去买一些我家乡的糖糕吧。我很想念阿娘的味道。”

自此,这成了萧云湛和沈知鸢之间的约定。

她总会送一些有他家乡味道的小吃,偶尔让萧云湛生出他们是家人,甚至恋人的错觉。

他误会了。

如今欠她的都还完了。

往后按规矩办事便好。

萧云湛的冷静疏离让沈知鸢愣了愣,随即笑出声来。

她不由分说扣住萧云湛的头,想将匕首别在他腰间:

“阿湛,我知你是故意闹脾气。放心,只要不动不该有的心思,我会像以前一样对你好。”

这话让萧云湛觉得好笑。

他反问:“主上对我这么好,难不成是也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荒唐!”沈知鸢皱眉。

手中匕首落地,像被戳中什么心事,愤然离开。

门砰的关上,屋内只剩萧云湛和容景。

他立刻变了嘴脸:“别以为沈知鸢从小把你养大,你就能觊觎她身边的位置。”

“你就是个贱婢。知道你爹妈为什么死吗?都是你克死的,下了十八层地狱也说不准呢...哈哈哈哈。”

“咳——咳咳!你干什么!”

容景话没说完,萧云湛一把掐住他的脖子。

他能忍受别人说自己,但不能忍受父母死后被要被诅咒!

手中的力度一点点收紧,容景的脸变成紫红色。

这时,房门再次被推开。

沈知鸢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