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我不当太子,我要带大唐举国飞升》,由网络作家“富婆收割机”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李恪李世民,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成为大唐蜀王李恪,身负前朝与皇室的复杂血脉,深知历史结局的他本欲低调,却绑定了“人前显圣”系统。从此,大唐的画风骤然剧变。于朝堂挥毫引来天地异象,在夜宴御剑震慑突厥使臣。面对东宫打压与世家刁难,他或以诗词惊世,或以雷霆破局,更拿出超越时代的作物与造物,震动天下。凭借一次次震撼世人的举动积累力量,他不仅扭转了自身命运,更让帝王折腰,让整个大唐,跟随他的脚步,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超凡之路。...
在线试读
“此其一!”
“其二,数十万人聚族而居,未必真心归附!”
“若遇天灾人祸,或有心怀叵测之人煽动,顷刻之间便可聚众作乱!”
“他们在内地作乱,远比在塞外更加可怕!”
“届时烽烟起于腹心,恐……动摇国本!”
“这无异于将猛虎豺狼,圈养于卧榻之侧!”
“看似掌控,实则将一把利刃悬于自家头顶!”
“嘶!!!”
“嘶!”
这一次,连程咬金等武将都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都是带兵打仗的统帅,太清楚军队后勤,和腹地安全的重要性了。
如果真如李恪所说,几十万突厥人在后方闹起来……简直不敢想!
文官们也是面面相觑,脸色阴晴不定。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及满朝文武!显圣值+500!
“第三!”
李恪不给众人喘息的机会,声音愈发凌厉:
“文化包容,不予强制同化,看似宽宏,实则画地为牢,自设壁垒!”
“允许突厥保留原有习俗、语言、服饰,固然能减少一时抵触!”
“但从长远看!”
“使胡汉之间,永远存在一条清晰的界限!”
“十年!”
“二十年!”
“甚至一百年后,他们的子孙依然认为,自己是突厥人,而非唐人!”
“无法真正融入大唐,便无法真正认同!”
“一旦中央衰弱!”
“这条界限,便会立刻化为分裂的鸿沟!”
李恪深吸口气,道:“包容不等于放任,教化必须辅以引导和融合!”
“否则!”
“今日之包容,便是明日分裂之祸根!”
“第四!”
李恪声音拔高:
“经济扶持,若只予取予求,容易养成惰性,更易被视为理所当然!”
“一旦朝廷财力不济,削减扶持,非但无功,反而易生怨恨,认为朝廷背信弃义!”
“父皇!”
李恪看着李世民:“只恩不威,后患无穷!恩威并施,方为王道!”
四大弊端,条条诛心!句句见血!
从治理结构的根本缺陷,到具体执行,以及可能引发的现实灾难。
再到长远的文化隐患和策略的可持续性。
几乎将这套看似完美的“怀柔”策略,从里到外剖析得淋漓尽致。
殿内一片死寂!
所有大臣,包括房玄龄、魏征这样的智者,都陷入深深的震撼。
他们之前的争论,都局限于“是否怀柔”、“如何怀柔”的框架内。
而蜀王殿下直接跳出这个框架,从一个更高、更远的角度,指出了怀柔策略,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不是昏君,恰恰相反,他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和超远战略眼光。
李恪指出的这些弊端,李二隐约有所察觉,但被开疆拓土的功业心掩盖了。
此刻被点破,顿时让李二惊出一身冷汗。
尤其第一条和第三条,将国家安全,系于个人忠诚和虚无的仁德上。
这简直是……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及满朝文武!显圣值+500!
良久,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凝重:
“恪儿,依你之见,这也不行,那也不妥!”
“难道要将这数十万突厥降众……尽数……”
李二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那便是……杀!
一时间,殿内群臣的心直接提了起来,难道蜀王殿下主张……杀降?
那可是有伤天和,必遭天谴,更会彻底失信于天下啊!
李恪却摇头,缓缓吐出一句话:“父皇,儿臣并非否定怀柔之策!”
“怀柔乃正道!”
“然大唐需要的,不是松散脆弱的怀柔,而是……钢铁般的怀柔!”
钢铁般的怀柔?
李世民听得一愣,殿内群臣也是面面相觑。
所有大臣都是一脸懵逼,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