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遭全网网暴后,反手救下丈母娘》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苏晴”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苏晴陈默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为了从绑匪手中救下女人质,我重复了他那句足以让她家族蒙羞的家族秘辛。这句话成了救她的钥匙,也成了钉死我的钉子。我那刚过门的傻白甜老婆,却把这事捅到了网上。她哭着质问我,为什么不能换个方式?“为了救人,就可以碾碎别人的尊严吗?你让她们一家往后怎么抬头做人?”一夜之间,我从专家变成“暴力谈判”的代言人。舆论发酵,队里为了平息事态,给了我停职处分。我索性直接躺平,不思考,不主动,一切按手册照本宣科。直到市中心最繁华的商场,她妈妈被穷凶极恶的匪徒劫持,身上绑满了炸药。这下,全队都急了。...
遭全网网暴后,反手救下丈母娘 精彩章节试读
通讯器里匪徒那句带着惊疑的“你搞什么鬼?”
,如同一根细微却坚韧的丝线,在这绝望的僵局中,硬生生扯开了一道缝隙。
指挥部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前沿观察点那个冷静得不像话的身影。
我没有立刻回答匪徒的问题,而是让沉默持续了三四秒。
这是一种无声的施压,也是一种对他好奇心的喂养。
“没什么鬼,”我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带着那种恰到好处的疲惫和真实感,仿佛在与一个难缠的老朋友对话。
“只是觉得,比起听你那计时器的滴滴声,或者我那些同事千篇一律的废话,暴雨的声音可能更…纯粹一点。
你不觉得吗?”
我刻意避开了“喜欢”、“欣赏”这类可能引发反感的词。
用了“纯粹”这个相对中性,又能触动某些特定人格的词汇。
匪徒又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我这不合常理的逻辑。
他没有暴怒,也没有继续追问暴雨,而是突然转换了话题,语气带着一种试探性的尖锐:“你说你叫陈默?
我听说过你!
那个为了救人什么脏话都肯说的‘疯子’!
“”怎么,今天也要来对我摇尾乞怜吗?”
这话恶毒,且充满陷阱。
承认,则坐实了“摇尾乞怜”;否认,则可能被视作虚伪。
我轻轻笑了一声,笑声里没有嘲讽,反而带着点自嘲:“疯子?
这称呼不赖,至少比‘骗子’好听。”
我顿了一下,语气陡然变得冷冽了些。
“但我从不乞怜,我谈判,是基于等价交换。
你给我时间和平安,我给你…一个能被听到的机会。”
匪徒像是被戳到了什么痛点,音调拔高。
“听到?”
“你们这些人,根本不会听!
你们只想把我当成一个案例,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我的声音斩钉截铁,将他与“他们”割裂开来。
“那是他们,我不是心理学家,不给你贴标签。
“”我只是个…对话者。
告诉我,你想让‘他们’听到什么?
除了钱和车之外的东西。”
我再次避开了他设定的“乞怜”陷阱,并将话题引向更深层的动机。
同时,通过耳机,我低声对后方的技术团队下达指令:“重点分析他刚才‘听到’、‘案例’、‘问题’这几个词时的声纹峰值和‘默析’系统反馈的情绪关联点。”
张硕此刻正手忙脚乱地协调着技术组,额上的汗擦了又冒出来。
他试图将一份标准化的“动机评估表”递给我,被我直接无视。
直播信号在总指挥的授意下悄然接通(隐去了敏感画面和实时声音,由官方频道进行情况通报和部分合规音频片段播放),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
这谈判专家是谁?
画风不对啊!”
“陈默!
是那个被骂‘羞辱式谈判’的陈默!
他居然回来了!”
“这对话…我怎么感觉心跳加速了?
完全猜不到下一步!”
“比看大片还刺激!
他好像完全知道匪徒在想什么!”
警戒线外,苏晴死死盯着现场传来的模糊画面和声音片段,听着周围人低声的议论和惊叹,她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她曾经轻蔑指责的“粗暴”和“不知变通”之下,隐藏的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心理博弈和掌控力。
那股悔恨,像藤蔓一样勒得她几乎窒息。
匪徒似乎被我那句“除了钱和车之外的东西”问住了,或者是“默析”系统根据我的指令,快速筛选出的几个关键心理锚点起了作用。
我耳麦里传来技术员急促而压低的声音:“陈指,系统匹配到高概率倾向:他对‘被忽视’和‘价值否定’极度敏感!
可能存在重大人生挫折关联!”
就在这时,张硕为了表现,或许是觉得找到了表现机会,拿着另一部通讯器,忍不住插话。
他试图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共情:“里面的人,我们理解你可能经历过…闭嘴!”
“闭嘴!”
我和匪徒几乎同时厉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