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实力派作家“檀茄樱”又一新作《摄政王的咸鱼小娇妻》,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苏明黛大靖,小说简介:苏明黛魂穿古代,只有一个目标:苟住躺平,远离纷争。能晒太阳绝不理事,能睡懒觉绝不起早,连府里宅斗都懒得沾边,只想守着小院过安稳日子。没曾想,一次帮父亲核对混乱账本,她竟惹上了冷面摄政王顾怀砚。起初,顾怀砚见惯了攀附算计,只当她是 “装懒博关注”,设局试探,想拆穿她的 “心机”。可试探越多,顾怀砚越意外 —— 给她机会亲近,她吐槽 “影响晒被子”;甚至遇刺时,她第一反应是躲进包子铺护食。渐渐的,怀疑变成无奈,无奈又生了纵容。他悄悄为她扫平麻烦,替她挡掉应酬,连她随口提的软糕,都让御厨日日送到府中。苏明黛始终懵懂:杀伐果断的摄政王,为何总围着她这个咸鱼转?直到她用现代法子救了受伤的他,顾怀砚攥住她的手,眼底满是温柔:“明黛,往后有我,你尽管懒着。”原来他要的,从来不是算计,而是她这份纯粹的 “闲”;而她的咸鱼岁月里,也早住进了顾怀砚。...

在线试读
“摄政王到。”随着太监的唱喏声,顾怀砚身着紫蟒常服步入正堂,玄色腰带束出挺拔身形,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堂内众人,最终落在苏哲身上,带着几分残存的审视,却已无往日的冰冷。
“升堂。”大理寺卿一拍惊堂木,衙役们齐声喊“威,武,”,声震梁柱。两名狱卒押着林文轩走上堂来,铁链在青石板上拖出刺耳的声响,他身着囚服,头发散乱,面色惨白如纸,往日的知府威仪荡然无存。
“林文轩,你可知罪?”大理寺卿的声音威严如钟,响彻正堂。
林文轩“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臣……臣知罪。臣收受王万贯白银三千两,为其虚报盐运损耗提供便利;后又受王万贯胁迫,模仿文官笔迹撰写匿名举报信,诬陷苏侍郎,罪该万死。”话音未落,额头已重重磕在地上,渗出血迹。
御史台御史向前一步,展开一份供词:“你详细供述,王万贯如何胁迫你写举报信?又是如何投递的?”
“是……是王万贯被押解京城后,派人通过狱卒传话给我,说若不写举报信嫁祸苏侍郎,拖延查案,就将我受贿之事捅至御前。”林文轩咽了口唾沫,声音带着哭腔,“他还送来了一份苏侍郎的公务文书,让我模仿笔迹;举报信写好后,我让心腹家丁匿名投递至御史台……那幅简笔画,也是我照着苏府门庭胡乱画的,为的就是让举报信看起来更可信。”
苏哲适时上前,将笔迹比对表呈给三司官员:“大人请看,此表详细比对了举报信与林文轩任扬州知府时的公文笔迹,二者在‘捺’画的收笔、‘横’画的起笔处高度吻合,足证举报信确为林文轩所写。”
刑部尚书接过比对表,与另外两人传阅片刻,纷纷点头。刑部尚书沉声道:“传张御史。”
片刻后,同样身着囚服的张御史被押上堂来。面对林文轩的供词和桌上的证据,他无需多问,便如实招供:“臣收受王万贯白银五千两,罪该万死。虽未参与诬陷苏侍郎,却因惧怕牵连而未敢如实禀报,恳请陛下恕罪。”
三司官员交换眼神,大理寺卿再次一拍惊堂木:“证据确凿,案情明晰。请摄政王定夺。”
顾怀砚站起身,目光扫过堂下三名罪臣,语气冰冷而威严:“按律处置:王万贯贪腐数额巨大,残害民生,判秋后问斩,家产抄没充公;林文轩受贿枉法、诬陷朝廷命官,革职抄家,流放三千里,终生不得返京;张御史受贿渎职,革职降为庶民,流放一年。”
他顿了顿,转向苏哲,语气缓和了几分:“苏侍郎查案有功,洗清诬陷,赏白银千两,官升一级,任户部左侍郎。”
“臣谢王爷。谢陛下恩典。”苏哲深深躬身,额头几乎触地,积压多日的委屈与压力终于消散,苏家的清白,终于得以昭雪。
顾怀砚点了点头,对三司官员道:“此案审结,即刻将结果奏报陛下。退堂。”说罢,转身走出正堂,经过苏哲身边时,脚步微顿,低声道:“此前误会,还望海涵。”
苏哲一怔,随即拱手道:“王爷为朝廷操劳,臣不敢有怨。”
顾怀砚没有再多言,大步离去。阳光透过正堂的窗棂,洒在苏哲身上,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他望着顾怀砚的背影,知道这场围绕着贪腐与诬陷的风波,终于画上了句号。
衙役们押着林文轩和张御史离去,堂内的卷宗被一一收起。苏哲走出大理寺,抬头望向天空,秋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安心回家,给妻女一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