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言情《她被亲妈抛弃后,成了玄门大佬》,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苏阮苏锦瑶,由作者“喜欢白芝麻的剑铮鸣”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她自幼被生母弃于乱葬岗,只因算命的说她命格太硬,会克死全家人。十年后,一封家书从京城传来,称府上小姐久病不愈,急需至亲血脉救命。她应召入府,面对昔日亲人欣喜若狂的模样,她只是淡然一笑,任由他们取血救命。谁也不知道,她的师父是玄门魁首,而那所谓的怪病,根本就是她当年亲手下的咒。当血滴落下的那一刻,她轻声呢喃:“娘,这血,就当是还你当年的生恩。”话音刚落,病榻上的女子浑身剧颤,血珠从皮下渗出,惨叫声回荡府中。母亲惊怒交加,她却神色如常,只轻轻抚过自己腕间的伤痕:“不过是取回她偷走的东西罢了。”...

精彩章节试读
奏报很快拟好,袁客师匆匆离去。
苏阮却微微蹙眉。张潜的推断看似合理,但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那流星雨中蕴含的灾厄之气似乎更加复杂,并非单纯的兵灾或水患疫病。而且,张潜方才说话时,眼神有一瞬间的闪烁和……急切?
她回到自己的位置,再次拿起观测记录,仔细推演起来。她尝试运用“璇玑”秘术中的更高深法门,引动微弱的星辰之力,去感知那流星雨背后更深层的天意。
渐渐地,她额角渗出细汗,灵觉之中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片段:不仅仅是战火和洪水,还有……地动山摇、官仓空匮、甚至……皇城之内似乎也有隐忧?那隐忧之气,竟与她之前感应到的、张潜诅咒之术的气息有几分相似?!
这星陨之兆,恐怕不仅仅是天灾,更夹杂着……人祸!
而且范围之广,远超想象!
她猛地睁开眼,心中骇然。
但此时袁客师已然入宫,奏报已定。她人微言轻,此刻再提出不同看法,不仅无人会信,反而会被视为扰乱人心。
怎么办?
她目光扫过值房内忧心忡忡的众人,最后落在看似同样忧虑、实则眼神深处藏着一丝冷静的张潜身上。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
这场星陨,张潜似乎早就知道?或者……与他有关?
他急于将众人的视线引向边关和东南,是否是为了掩盖其他什么?
苏阮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她必须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在灾难真正发生前,做点什么。
星陨异象后的朝堂,果然如预料般掀起了轩然大波。
皇帝紧急召集群臣议事。袁客师呈上的奏报,将可能发生的边关战事扩大和东南水患疫病风险摆在了台面上,引得文武百官争论不休。
主战派要求增兵西北,彻底击溃北狄;主和派则主张谨慎,恐双线作战国力不支;户部和工部则为了东南可能发生的灾情,开始扯皮粮草调配和河道修缮的银两。
朝堂上吵吵嚷嚷,一时间难以决断。最终,皇帝采取了相对稳妥的策略:敕令西北边军坚守为主,暂不冒进,同时派出钦差大臣前往东南巡查河道、督导防疫,并令周边州府开仓备粮,以防万一。
这个决定看似面面俱到,却也将本就因战事而紧张的国库进一步掏空,各地官员更是人心惶惶。
然而,几天过去,无论是西北还是东南,都风平浪静。边关依旧对峙,偶有小规模冲突,并未扩大;东南各地雨水虽稍多,但并未成灾,也无疫情上报。
朝中开始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钦天监小题大做,天象示警未必准确,劳民伤财;更有甚者,暗中讥讽袁客师老糊涂,被一个女子不着边际的言论牵着鼻子走。
袁客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监内脸色一日比一日阴沉。他虽然坚信天象示警绝非空穴来风,但无法精准预测具体灾祸,本身就是失职。
苏阮将这些看在眼里,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重。太安静了,安静得反常。那场规模空前的星陨雨,绝不可能只带来这点波澜。张潜那日的引导,越发显得可疑。
她几乎可以肯定,灾难一定会发生,但很可能不在西北或东南,或者,不止在西北东南。
她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秘密重新推演那夜的星象。她避开众人,甚至偶尔借口休沐,在租住的小院里动用“璇玑”秘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