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掠走臣妻!疯批摄政王榻上磨人》,现已完本,主角是萧彻沈星辞,由作者“月下长安”书写完成,文章简述:六年前,他对她说,此生非卿不娶;六年后,他成为权倾天下的摄政王,两人男婚女嫁,再无瓜葛。沈星辞以为此生只剩相夫教子的平淡,却不想他亲率禁军踏破家门,以通敌罪将夫君满门下狱,连她五岁的儿子也未能幸免,她也被囚入王府,日日夜夜承受羞辱。直到儿子差点葬身火海。沈星辞彻底疯魔,猩红着眼朝他怒吼:“念安是孽种,你又是什么东西?\...

在线试读
沈星辞猛地抬头,只见一个穿着浅青色丫鬟服的女子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个食盒。
看清女子的脸时,她愣了愣。
是云岫。
当年云岫在街头被流氓纠缠,是她冲上去救了下来。
“沈小姐!”
云岫快步走到她面前,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
里面是两个热乎的白面馒头,还有一碗飘着油花的青菜豆腐汤。
“我听说你这儿好些天没送吃食了,偷偷从后厨拿了些过来,你快趁热吃。”
沈星辞看着冒着热气的饭菜,眼眶又红了,哽咽着问:“你怎么会在这里?”
“当年多亏小姐相救,我后来托人进了王府当差,如今在王妃身边做三等丫鬟。”
云岫说着突然问道:“沈小姐您是不是有一个儿子叫温念安?”
“念安?”沈星辞一把抓住云岫的手,急问,“你怎么会知道他的?你看到他了?”
云岫点点头:“今早上我看到一个小男孩被人带来王妃屋里,他们说了一些话,我远远的没听清,后来就看到郡主领着他走了,他们一说我才知道是念安公子,说念安公子是王爷赏给郡主做伴读的。”
“伴读?”沈星辞心里莫名发慌。
念安跟温家人不是在牢里吗?
萧彻把念安放到他女儿身边,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沈星辞恨不得现在就去找萧彻问个清楚,可她出不去。
“小姐,你先别急,我这几天帮你留意着,一有什么消息就来告诉你。”云岫安慰她。
沈星辞点点头,只能如此了。
“云岫,你自己注意些。”
云岫点头应下,又叮嘱了几句“保重身体”,便提着空食盒匆匆离开。
临走前,她还特意将门锁好,用袖口擦了擦门把上的痕迹,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沈星辞站在窗边,看着云岫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拿起桌上的馒头。
热乎的食物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胃,也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
摄政王府书房内,墨香混着松烟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萧彻在写字,王伯端着茶盏一边候着。
“王爷,您真的把沈姑娘的儿子给郡主当伴读了?”王伯突然问。
“嗯,郡主点了他。”
“您应该不是完全看在郡主要求的份上吧,听说那小子在牢房里面发烧了。你要是真那么狠心,何必放出来呢?”
“要你多嘴。”萧彻头也没抬练字,“她可有消息?”
王伯会心一笑,天天惦记着西院的沈姑娘,偏要绕着弯子来。
他躬身道:“回王爷,西院那边安安静静的,没传来什么消息。”
萧彻的眉梢微不可察地蹙了下,指尖在砚台上轻轻敲了敲:“没说要找我认错?”
王伯这下笑得更明显了,连眼角的皱纹都挤了起来。
“王爷,老奴跟您说实话,沈姑娘那性子,您还不清楚?当年在御花园里,连陛下赐的糕点不合口味都敢直言,如今要她低头认错,怕是比让雪地里长牡丹还难。”
这话倒是戳中了萧彻的心思。
他想起沈星辞当年倔强的模样,嘴角几不可查地勾了下,却又很快压下去。
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她在西院住得可好?吃食方面,可有短缺?”
“王爷您放心。”
王伯连忙收起笑意,正经回话:“您前几日吩咐了,让后厨照着三菜一汤的标准送餐,老奴每日都让人盯着呢,顿顿有荤有素,热乎着呢。昨儿送的是红烧肉、清炒时蔬、菌菇汤,还有一碟凉拌木耳,送饭的下人回话给我,沈姑娘虽没吃多少,但也动了筷子。”
萧彻“嗯”了一声,重新拿起狼毫笔,蘸了蘸墨。
笔尖在宣纸上缓缓落下,终于将“远“字的捺脚收得利落。
他盯着纸上的字,看似专注,实则心思早飘到了西院。
那丫头向来挑食,红烧肉若是太腻,她定然不吃,菌菇汤若是少了姜,她也会皱眉。
“对了。”他搁下笔,语气平淡得像是随口一提,“往后送餐,多加一道甜品。”
王伯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眼底又浮起笑意:“老奴明白了,是加沈姑娘爱吃的杏仁酪,还是莲子羹?”
萧彻的耳尖微微发热,却不肯承认自己记得沈星辞的喜好,只板着脸道:“随便,只要是甜的就行。”
王伯忍着笑,躬身应道:“好嘞!老奴这就去跟后厨说,让他们每日换着花样做,保准让沈姑娘吃得舒心。”
待王伯退出去,萧彻重新拿起笔,却发现指尖有些发僵。
他望着宣纸上的“宁静致远”,喉结动了动。
他不过是想让她服个软,认个错,怎么就绕到给她加甜品上了?
可转念一想,她在西院受了委屈,若是能因一口甜意开心些,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窗外的雪还在下,书房内的墨香依旧。
只是那宣纸上的字迹,似乎比刚才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