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实力派作家“姜祈年”又一新作《再见,盛语桉》,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姜祈年盛语桉,小说简介:我叫盛语桉。名字是姐姐给的,人生也是。十二岁以前,我在福利院挨打受饿。直到盛愿出现,像一束光照进我的生命。她给我买漂亮的小裙子;笨拙地帮我编头发;记得我所有喜好;向所有人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妹妹!”同时进入我生命的,还有姜祈年。在贵族学校,“养女”和“司机的儿子”是最醒目的标签。嘲笑、孤立、恶作剧……从未停止。但姜祈年总会默默挡在我身前。高二那个冬天的傍晚,我们被恶作剧的同学一起锁在了学校天台。姜祈年脱下他的外套裹住我,然后,从身后紧紧抱住了我。“语桉,我喜欢你。我想保护你,一辈子。...

再见,盛语桉 精彩章节试读
我请了三天假。
把自己关在租来的公寓里,看着窗外陌生的街景。
这里的建筑都很低矮,天空显得特别辽阔。
记忆像潮水般涌来,将我带回那个我拼命想要忘记的童年。
三岁那年,一场车祸夺走了我的父母。
葬礼上,白菊花的香气混着泥土的腥味,成了我对死亡最初的记忆。
舅舅紧紧拉着我的手,对前来吊唁的亲友说:“以后这孩子就跟我们过了。”
舅妈在一旁用纸巾擦拭着眼角,可我从她指缝间看见的那双眼睛,干涩得没有一滴泪水。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领走了父母留下的抚恤金。
那笔本该用于我成长教育的钱,很快变成了舅舅家的新车和舅妈的新首饰。
而我的日子,并没有因为这笔钱变得好过。
舅妈总是边给我盛饭边抱怨。
“这么小个人,怎么这么能吃?”
舅舅看见我趴在茶几上写字,总会重重叹气。
“女孩子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
将来都是要嫁人的。”
直到那个寒冷的早晨,我被他们的争吵声惊醒。
躲在门后,我听见舅妈尖利的声音。
“养到六岁已经仁至义尽了!
现在卖过去还能赚笔钱,等她大了想卖都卖不掉!”
舅舅的声音带着犹豫:“可是妈那边......你妈能管一辈子吗?
再说去了山里有什么不好?
至少人家要她传宗接代,总会给她口饱饭吃!”
我紧紧捂住嘴,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那个冬天的寒意,从此刻进了骨子里。
是奶奶救了我。
这个我仅见过几面的老人,拄着拐杖从乡下赶来,用枯瘦却有力的手臂紧紧抱住我。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谁也别想卖了我的孙女!”
可是奶奶太老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带回乡下那间破旧的老屋。
那里连自来水都没有,每天要去村口的井里打水。
但奶奶总会把最稠的粥留给我,晚上抱着我,讲我父亲小时候的故事。
六岁那年的冬天特别冷。
奶奶躺在床上,呼吸微弱。
她枯瘦的手紧紧攥着我,指甲因为常年劳作已经变形。
“桉桉,记住奶奶的话...”她的声音像风中残烛,“奶奶走了以后,李婆婆会带你去福利院。”
我的眼泪不停地流,滴在她满是皱纹的手上,她却连替我擦泪的力气都没有了。
“别哭,孩子...”她用力喘着气,“去福利院,再苦也比被卖进山里强...”她浑浊的眼睛里全是泪水,那里面有不舍,有愧疚,更多的是无能为力的痛。
“好好活着...一定要活出个人样...”后来,李婆婆真的带我去了福利院。
临走时,她红着眼眶塞给我一个馒头。
“你奶奶卖了她唯一的银镯子,让我一定把你送到这里。”
福利院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我比同龄人瘦小得多。
大孩子们总是抢我的食物,我学会了快速地吃饭,学会了躲在衣柜里把馒头一点点塞进嘴里。
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很难被领养。
我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被新的家庭接走。
始终没有人愿意在那个登记表上,写下我的名字。
直到十二岁那年春天。
盛愿跟着盛家父母来福利院捐赠。
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去领新衣服和文具,只有我一个人躲在角落的窗帘后面。
她却穿过喧闹的人群,径直走向我。
阳光从她身后照过来,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那一刻,我以为我看到了天使。
“你叫什么名字?”
她蹲下身,平视着我的眼睛。
我怯生生地回答她:“桉桉。”
她笑了,眼睛弯成好看的月牙:“那你跟我回家吧,就叫盛桉怎么样?”
后来迁户口时,我执意要在名字中间加一个“语”字。
姐姐和养父母虽然不解,但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
很多个深夜之后,姐姐又问起我为什么要在名字中间加一个字。
我在她耳边小声说:“语桉的全拼是Yuan。”
“和姐姐的名字同音。”
那时她红着眼眶把我搂进怀里,手臂收得很紧:“傻妹妹...”是啊,我真是个傻孩子。
傻到以为终于找到了可以永远停靠的港湾。
傻到以为那些温暖都是真实而永恒的。
傻到愿意为了守护这份温暖,付出我的一切。
我总是会想起,舅妈把我卖给陌生人那天。
她也曾经温柔地摸着我的头,用最和蔼的语气说:“舅妈不会骗你的,去了就能过好日子。”
我讨厌欺骗。
比讨厌挨饿、挨打更讨厌。
所以当姐姐选择骗我的时候,我难过的快要碎掉了。
信任的崩塌,比任何肉体的疼痛都要让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