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赶走我这个总工?你们的万亿矿场等着变废铁吧》,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林菲菲方浩,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佚名”,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我为“荒原”矿业公司奋斗十年,把非洲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年产值百亿的“金矿”。融资成功庆功宴上,总裁男友当众宣布,为了给“自己人”腾位置,将我这个首席技术总工“优化”了。他搂着新欢,轻蔑地说:“技术我们都学会了,楚工,你可以滚了。”我没吵没闹,平静地签了离职协议。他们不知道,那套他们引以为傲的“智能采矿系统”,只有我能维护。现在,全国15%的矿机趴窝,价值连城的设备变成废铁。新总裁满世界找不到人修理,终于疯了一样打我电话求我回去。...

精彩章节试读
是K-9在自我保护。
“产量怎么样?”我问。
“断崖式下跌。以前我们一天能出两万吨原矿,现在A-3区一停,直接少了将近3000吨。方总下了死命令,要把这个消息压下去,对外宣称是‘计划内检修’。”
“他压不住的。”我平静地说。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器官开始衰竭,很快就会蔓延到全身。
接下来的几天,坏消息接踵而至。
矿石运输的无人驾驶电车,开始频繁出现定位信号丢失,在矿道里“迷路”。
筛选车间的震动筛频率失控,导致大量合格的矿石被当成废料排掉。
整个矿区的电力调度系统也开始不稳定,时不时会莫名其妙地短时断电,虽然只有几秒钟,但对于那些高速运转的精密设备来说,每一次电压陡降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事故频发,产量不稳定,每天的损失以百万美元计。
方浩焦头烂额,他开始疯狂地从外部高薪聘请专家。
德国的、美国的、日本的……一个个所谓的权威团队被请到非洲的矿场,对着我那套“有机生命体”架构图,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一位德国专家在拿了高额咨询费后,临走时留下一句评价:“这套系统……它的设计哲学,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一个工业技术体系。它更像……更像一个有生命的怪物。试图修改它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
方浩把这句话当成了对自己的赞美。他对外宣称,这是公司在探索无人区时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他还在赌,赌他能用钱和权势,驯服这头他根本不了解的“怪物”。
而我,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把那张多米诺骨牌,一张一张地推向深渊。
引爆点,比我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猛烈。
为了稳住投资人和市场信心,方浩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矿场开放日”,邀请了一批最重要的潜在C轮投资客户,亲临非洲矿场视察。
他要向世界证明,没有楚然,“荒原矿业”依然运转良好,甚至更有“科技感”。
视察当天,天公作美,非洲的太阳热烈得像一团火。
方浩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巨大的中央控制室里,意气风发地向客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