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幽第一权臣,从断案开始》,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沈辞李青,也是实力派作者“现世唐伯虎”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沈辞穿越了,成了大幽王朝廷尉司第一酷吏沈屠夫的独子。一个天生体弱多病,被所有人认为是沈家耻辱的药罐子。开局,父亲因刑讯逼供屈打成招,将一位忠良之后定为“灭门案”元凶,即将问斩。所有人都认定此案已是铁案,但沈辞只看了一眼卷宗,便冷笑道:“漏洞百出。”“一个自卑、怯懦、有洁癖的人,绝不可能使用如此狂暴、血腥的作案手法。真正的凶手,自负、残忍、且享受仪式感,他一定还在现场留下了某种‘战利品’。”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沈辞仅凭几句侧写,便精准指出了真正的凶手——一位德高望重、谁也想不到的画师!从此,刑部大狱迎来了一位最不像狱官的“阎王”。面对嘴硬如铁的死士,他从不拷打,只用三言两语便能击溃其心理防线;面对精心策划的连环杀人案,他不去现场,只看卷宗便能画出凶手的“心魔”;面对朝堂上老谋深算的政敌,他能从对方一次抚须、一次眨眼,洞悉其所有阴谋。“别跟我说你有多忠诚,你的瞳孔、心跳和汗水,早就出卖了你。”“在我面前,所有的诡计都如同三岁孩童的把戏。因为……没人比我更懂你们这些阴暗的灵魂。”...

阅读最新章节
他的话音未落。
呼——
一阵更加凄厉的风声,从寺庙深处传来,如泣如诉,仿佛有无数女子在黑暗中哀嚎。
紧接着,在后院的方向,一团幽绿色的火焰,凭空燃起,在夜色中飘忽不定地跳跃着。
“鬼……鬼火!”
林正源的声音瞬间变了调,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色煞白,但嘴上依旧强撑着。
“装神弄鬼!必是妖人作祟!”
沈辞的反应,却让他始料未及。
只见沈辞非但没有恐惧,反而像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他环顾四周,从墙角捡起一根被人丢弃的、长长的竹竿,掂了掂分量。
然后,在林正源惊骇的注视下,他提着竹竿,一步步朝着那团“鬼火”走了过去。
“沈大人!不可!”林正源失声喊道。
沈辞充耳不闻。
他走到那团幽绿的火焰前,停下脚步。火焰静静地燃烧着,将他苍白的脸映照得一片诡异的绿色。
他没有施法,也没有念咒。
他只是举起了手中的竹竿,对着那团火焰,轻轻地……捅了一下。
噗。
一声轻响。
那团飘忽的“鬼火”,瞬间被打散,化作无数细小的绿色火星,四散落下,旋即熄灭。
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腥臭味。
林正源:“……”
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嘴巴微张,大脑一片空白。
这就……没了?
说好的厉鬼呢?说好的索命呢?
“看到了吗?御史大人。”沈辞转过身,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磷火,民间俗称鬼火。人畜尸骨腐烂,会产生磷化氢,此物燃点极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自燃。”
他用竹竿的末端,在地上拨了拨,翻出几块兽类的朽骨。
“此地后山,想必是一处乱葬岗。”
林正源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毕竟是饱读诗书之人,虽然从未深究过这些“格物之学”,但沈辞的解释,逻辑清晰,证据确凿,让他根本无法反驳。
“那……那鬼哭呢?”他强行辩解,“那声音凄厉无比,绝非人力所能为!”
“声音?”沈辞抬起头,看向寺庙大殿那破了几个大洞的屋顶,和远处几块形状怪异的山石。
“御史大人可曾听过‘共振’?”
“共……振?”林正源茫然。
“当风吹过特定的孔洞或狭窄的通道时,气流的振动频率,若与孔洞本身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便会产生共鸣,发出远超正常风声的声响。”
沈辞指着那些破洞和山石,如同一个教书先生在指点愚钝的学生。
“这座寺庙,就是凶手天然的乐器。他只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特定的风向,就能为你演奏一曲最完美的‘鬼哭’。”
林正源的心理防线,开始剧烈地动摇。
他引以为傲的圣贤书,在这些简单明了的“格物之理”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但他依旧嘴硬:“巧合!这一切,都只是巧合!”
“御史大人。”沈辞笑了,那笑容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怜悯,“世上没有那么多巧合。凶手只是利用了你我都知道,却只有他去钻研的知识。他利用的,是人对黑暗和未知的恐惧,进行了一场完美的心理控制。”
“这世上最可怕的,从来不是鬼,而是懂得如何利用‘鬼’的人。”
说完,沈辞不再理会他,径直走进了大雄宝殿。
殿内,一尊巨大的佛像下,还残留着人形的白灰印记,那是周瑾被发现时躺着的位置。
沈辞没有去检查现场,而是直接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卷宗。
是仵作的验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