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三岁”的《弃女带母去逃荒,领着全家建桃源》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无cp 养崽 无系统 逃荒 种田】荒野求生专家林野,一朝胎穿到了古代,恢复记忆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逃荒路上被父家抛弃的9岁女童,奶奶骂她丧门星,将她母女三人赶出家门,等着看她们饿死荒野,村里人戳脊梁骨说她们克夫克亲,逃荒路上驱赶把她们丢下,身后是饿得皮包骨的6岁幼弟,身旁是奄奄一息的怀孕母亲,没有户籍,没有路引,前方是千里荒野,后方是虎视眈眈更多的流民,林野叹了口气,果然,穿越到古代抱大腿一路躺赢的好事儿,只会发生在西红柿小说里。算了,来都来了,那就活着,好好的活。她凭借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护住家人,度过天灾,活过易子而食的兵荒马乱,扛过朝廷的不作为和险恶的人心,捕猎、开荒、种田、驯养野畜、制药、染布——当辱骂驱赶她们的人前路茫茫望山兴叹,她已垒起高墙,建起世外桃源。...

精彩章节试读
王主簿!掌管流民文书登记的关键人物!
林小野心中一动。
上次粮仓之事是机缘巧合,这次却是主动接近营地权力核心的机会,老夫人年事已高,又经历逃难颠簸,失眠心慌很可能是心气血虚所致。
她立刻行动,精选了之前采集的、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酸枣仁、柏子仁,又佐以少量丹参和甘草,仔细研磨成粉,用干净的小陶瓶装好。
这一次,她没有再通过赵管事,而是让陈文禹执笔,以十分谦卑恳切的语气写了一封短笺,说明自己是略通药理的流民,听闻老夫人贵体欠安,特献上家传安神方一份,不敢求赏,只祈老夫人安康。
连同药粉,让之前来换过粥、曾在甲字区某户做过短工的一个半大孩子,想办法递到了王主簿家仆役的手中。
等待是忐忑的,两天后,一个穿着体面些的婆子来到了丙字区,径直找到了林家的窝棚。
“哪位是林姑娘?”婆子打量着眼前简陋的环境,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我就是。”林小野上前。
婆子语气还算客气:“老夫人用了你的药粉,这两夜睡得安稳了些。夫人让我来问问,这药可能长期服用?可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林小野心中一定,知道机会来了。
她详细解释了药性,说明需根据身体状况调整,并提出若蒙不弃,可定期为老夫人请脉调方。
婆子记下,留下一个小银角子作为诊金,便回去了。
虽然这次没有直接获得什么承诺,但能与王主簿家建立起联系,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这意味着,他们在这凤鸣坡营地,终于不再是毫无根基的浮萍。
傍晚,粥摊收摊后,林小野清点着今日的“收获”——一小堆柴火、几捆干草、一些有用的零碎信息,以及那个小小的银角子。她将银角子递给柳芸娘。
“娘,这个您收好。以后我们每个月有粮仓的进项,粥摊也能维持,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安心养胎。”
柳芸娘接过银子,看着女儿因为连日操劳而愈发清瘦却异常坚毅的脸庞,眼圈微红,重重地点了点头。
夜色中,林家的窝棚透出温暖的篝火光。
粥摊的烟火气似乎驱散了些许营地的绝望,
林小野知道,她用智慧和双手,终于在这片残酷的天地间,为家人撑起了一小片逐渐稳固的天空前路依然漫长,但希望,已然在握。
王主簿家这条线,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悄然扩散。
林家依旧低调,但“丙字区那个懂草药、能弄到稠粥的林家”名声却不胫而走,
来找林小野看诊的流民渐渐多了起来,她依旧收费低廉,多以物易物,谨慎地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粥摊的生意也稳定下来,成了丙字区不少底层流民赖以补充体能的重要来源。
陈文禹甚至利用换来的信息和物资,与几个相对可靠的流民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以林家为核心的信息和物资交换网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午,林小野正在窝棚旁分拣草药,三个穿着略显整齐、不像普通流民的汉子晃了过来,为首的是个大胡子的壮汉。
他们大喇喇地站在粥摊前,眼神不善地打量着林小野和旁边的陈文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