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村骂我苏贼婆,反手带他们致富》是作者“苏不坏”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苏玉娘柳含春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被丧尸啃噬殆尽的农学博士苏玉娘,一睁眼竟成了古代大雪夜冻死的恶婆婆!原主荒唐至极:赌光家里仅存的五斤救命粮,竟还拿亲孙女换了三两银子!望着屋里一群饿得嗷嗷叫的老小,苏玉娘抹了把脸——还能咋办?撸起袖子加油干呗!一边要琢磨着发家致富填肚子,一边还得调理家里这几个“歪瓜裂枣”:憨直的儿子、怯懦的儿媳、半大的萝卜头……从前被全村戳脊梁骨的“苏贼婆”,凭着前世的农学知识和那点微末空间,硬生生把日子过成了全村羡慕的模样!后来,她索性带着村民一起搞种植、拓门路,一步步往好日子奔。晚年时节,苏玉娘坐在田埂上,看着棉田里嬉闹的孩童,忽然笑了:“这世间最金贵的作物,原是人心里那点向着光亮使劲儿的念想啊。”避雷:纯纯种田文,无朝堂纷争,主打一个温馨轻松,家长里短里透着烟火气~...

全村骂我苏贼婆,反手带他们致富 阅读最新章节
做完这些,众人便开始准备往镇上动身。
苏玉娘看向宋郎中,语气恳切:“宋叔,要不麻烦您也跟着去一趟?
路上有您照看,我们心里更踏实些。
男人们年轻力壮,轮流背着您走,绝累不着您。
等这事了了,让我爹好好请您喝顿酒,您看行吗?”
宋郎中朗声笑起来:“哈哈,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推辞不成?
行,我这把老骨头就陪你们走一趟!”
这一趟,家里几乎所有男丁都动了身。
雪后路面湿滑,牛车既难走又颠簸,实在不适合载着病人。
最后商量着,用门板搭了个简易的担架,几人轮流抬着王氏往镇上赶。
顾老头原本也想跟着去,却被苏玉娘拦下了。
“爹,您年纪大了,这一路风雪难行,您去了我们还得分心照看。
我跟着去,有什么事也能搭把手,您就放心在家等着吧。”
她心里想着,既然已经管了这事,索性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顾老头琢磨了片刻,知道自己去了确实是累赘。
苏玉娘心思细、有主见,她跟着去,自己反倒能安心。
于是点了点头:“那行,路上千万当心,有事让大川他们快些捎信回来。”
临行前,苏玉娘又特意找到顾老太,请她看顾下她家。
让她意外的是,顾老太今儿个竟是难得的和颜悦色。
拍着她的手笑道:“放心去吧!你们要是天黑前回不来,晚上我就搬过去住,保准把她们娘几个照看好。”
苏玉娘心里嘀咕:这老太太,突然对自己这么热乎,真让她受不了!
一路上,六个汉子轮流抬着王氏,脚步沉得像灌了铅。
途中宋郎中时不时走不动,还需要旁人背着。
宋郎中虽是大夫,平日里向来注重养生调理,可终究是五十好几的人了。
这把年纪,体力早已大不如前。
——要知道,在古代,人的寿命本就普遍不高,五十岁已算步入老年了。
先前宋郎中怕颠簸加重病情,特意叮嘱要慢走。
这一路竟足足挪了一个时辰,才总算望见青石镇保仁堂的幌子。
几人早已累得气喘如牛,额上背上早被冷汗浸透了。
被穿堂风一吹,顿时冻得牙关打颤,腿肚子都在转筋,几乎要瘫倒在地。
大堂里的药童眼尖,见一行人抬着人急匆匆进来。
心知是急症,忙不迭引着往内堂去,一边高声喊着大夫,脚下半点不敢耽搁。
不多时,药童便领着一位老者进来。
那老者须发皆白,身着一袭藏青色长衫,虽面带风霜,眼神却清亮有神。
苏玉娘暗自思忖:许是中医行当的局限,但凡能称得上医术大家的,多半是须发皆白的老者。
宋郎中见郑大夫来了,忙撑着身子起身招呼。
“郑大夫安好!这次情形实在危急,还请您赶紧给瞧瞧!”
“对对,郑大夫,您快给王氏看看,她咋还没醒呢?”
顾三寿也急得直搓手,连声催促。
“莫急。”
郑大夫抬手安抚,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稳人心神的力量。
“待老夫先诊脉看看。这位娘子留下,其他人且先出去吧。”
他虽慈眉善目,脸上挂着温和笑意,语气也平缓,话里的分量却让人无法反驳。
苏玉娘听见自己被留了下来,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
——毕竟是女子,留在跟前照料,总比男子方便些。
她定了定神,便在一旁静静站定。
顾三寿也想留下,脸上的焦灼几乎要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