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被豪门找回后,小煤气罐全家独宠》,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林暖暖林司珩,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北渊城的七重天”,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两岁半的林暖暖,是孤儿院墙角最不起眼的“小煤球”。在阴冷漏风的储藏室里,她紧紧攥着半块发硬的饼干,那是她全部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一辆黑色豪车驶入孤儿院,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被带回了那个本该属于她的家——一个权势滔天、富可敌国的豪门林家。可等待她的,不是冷漠与排斥,而是近乎疯狂的宠爱。曾经在战场上铁血无情的爷爷,手忙脚乱为她换尿布,把她裹成“小粽子”;商业帝国总裁爸爸暂停百亿签约,只为陪她午睡;抑郁多年的妈妈重新拿起画笔,为她记录每一天的成长;冰山学霸大哥亲手为她制作识字卡,成了全校公认的“妹控”;连混世魔王小哥哥也把最爱的零食全塞给她,嘴硬说:“本少爷不爱吃甜的。”从怯生生躲在人后,到渐渐学会用奶音说“痛痛飞走”,把小石子当礼物送人,暖暖像一株终于见到阳光的小苗,在这个家里扎根、发芽、开花。可她并不知道,这场“意外走失”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旧怀表里的一张纸条,逐渐揭开了两年前的真相……那个将她偷走、让她受尽委屈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这是一个女孩用天真和善良融化冰山、照亮黑暗的成长旅程。她从墙角煤球,成为豪门掌心独一无二的小太阳。“世界曾亏欠你的,我们用百倍宠爱偿还。”...

阅读精彩章节
这细微到几乎可以忽略的进步,却像一缕极细却坚韧的阳光,瞬间穿透了林璟白那常年冰封般、表情稀少的俊脸。
他那总是紧抿的、线条冷硬的唇角,似乎有了一丝极淡、极难以察觉的松动,如同春雪初融时,冰面下第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裂痕。
他没有要求更多,没有急于纠正发音,只是又将“口”、“手”、“日”等与身体或日常密切相关的、结构简单的字,配合着极其简练的图画,一一写给她看,念给她听。
暖暖显然无法立刻记住这些对她而言如同图案般的符号,她更多的兴趣在于用铅笔在光洁的纸上留下各种痕迹的奇妙过程,以及努力模仿哥哥发出的、那些奇怪又好听的声音。
但这并不妨碍林璟白继续他的“教学”。
他展现出惊人的耐心,即使暖暖把一个“口”字画成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圈,或者发出的音调古怪得像外星语言,他冰封般的脸上也绝不会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只是用那双沉静的眼眸看着她,然后平静地、再次重复正确的读音和写法。
书房里,时间仿佛放缓了脚步。
一个清冷如玉磬般的少年嗓音,耐心地、一遍遍重复着简单的音节;一个稚嫩如雏鸟学舌般的奶音,含糊地、努力地跟读着。秋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将兄妹二人笼罩在一片温暖而静谧的光晕之中,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如同跳跃的金色精灵。
往后的每一天这种固定上演的、名为“辅导”实则更多是陪伴与引导的短暂时光,悄然成为了他们之间,新的、无需言说的默契。
在哥哥林璟白那看似冷淡、实则耐心十足的“辅导”下,暖暖学会辨识和尝试发音的词汇渐渐多了起来。
虽然大多数发音还含混不清,带着浓浓的奶味儿,但已经能指着客厅里摆放的全家福照片,比较清楚地叫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叫林璟白“哥哥”时,吐字尤其清晰,或许是因为这是她练习得最多的词汇。
唯独对家里那个精力最旺盛、最闹腾的林砚舟,她还是习惯性地用那双大眼睛追随着他的身影,偶尔会含糊地发出“舟…舟…”的音节,却很少像称呼其他人那样明确地叫出来。
而在不远处的私立幼儿园里,六岁的林砚舟,是个让老师们公认“又爱又恨”的存在。他聪明伶俐,反应快,小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精力旺盛得像只永动机里跳出来的小豹子。
但也正因如此,他调皮捣蛋,是孩子群里理所当然的小头目,爬高钻低、惹是生非的频率居高不下。然而,自从暖暖回家后,他在幼儿园的话题中心,几乎无可撼动地围绕着“我妹妹”三个字展开。
“我妹妹可乖了,安安静静的,不像你们那么吵吵闹闹的!”
“我妹妹有好多超级漂亮的裙子,都是我奶奶亲手做的,上面还绣着她的名字!”
“我妹妹会捡特别特别好看的石头,亮晶晶的,她还送给我一颗最酷的!羡慕吧?”
他语气里的炫耀意味几乎要满溢出来,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仿佛拥有一个妹妹是件多么了不起、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情。小朋友们起初对此充满好奇,围着他问东问西,后来听得多了,也就渐渐习惯了林砚舟有个被他捧在心尖尖上的“宝贝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