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话大冒险输了,竹马让我去坟地呆一晚,我你确定?》是作者“涤心”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湘莹黎詹安,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真心话大冒险输了,竹马让我去坟地呆一晚,我:你确定?...

精彩章节试读
信息发出去后,如同石沉大海。
整个周末,我的手机都安静得出奇。
我按捺住时不时想去查看手机的冲动,强迫自己将精力投入到完善“远瞻科技”的商业计划书中。
我知道顾言的性格。沉默,谨慎,甚至有些过于防备。
我突如其来的转变,以及这条涉及“生意”的信息,对他来说恐怕比山上的暴雨更难以理解。
他在犹豫,在观察。
周一上午,我终于等来了回复。
只有一个字,和一个简洁的时间地点。
好。下午三点,学校南门‘沉默咖啡’。
没有称呼,没有寒暄,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但我却松了口气,至少,他愿意见面。
下午,我提前十分钟到了’沉默咖啡’。
这是一家藏在巷弄深处的小店,装修是冷硬的工业风,客人寥寥,播放着低沉的后摇音乐,确实符合“沉默”之名。
我选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点了一杯美式,静静等待着。
三点整,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风铃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顾言走了进来。
他依旧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
背上还是那个略显陈旧的黑色双肩包,里面大概装着他赖以生存的电脑和各种工具。
他的目光在店内扫过,很快锁定了我,然后径直走了过来,在我对面坐下。
“喝点什么?”我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
“冰水,谢谢。”他对走过来的服务员说,声音平淡。
服务员离开后,我们之间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
他看着我,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审视和疑惑,似乎在评估我这个“安家大小姐”突然找他谈“生意”的真正目的。
我也没有绕圈子,直接从包里拿出那份连夜完善过的计划书,推到他面前。
“这是我的一份初步构想,关于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一个公司的重启计划。你可以先看看。”
顾言的目光落在封面上《“远瞻科技”重启与智能家居生态构建规划》那几个字上时,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他抬起头,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
他没有立刻翻开,而是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声音低沉:“为什么是我?”
果然是这个核心问题。
我迎上他探究的目光,坦诚地说:
“因为我知道你的价值。
远瞻之前那几个核心专利的代码,我看过,虽然只是雏形,但思路和架构远超当时的技术水平。
你是天才,顾言,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蜷缩了一下,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安氏想要那些专利?可以直接谈收购。”
“不。”我斩钉截铁地否定,“我不是代表安氏,至少不完全是。这份计划,是我个人的项目,我已经从我父亲那里拿到了远瞻科技的独立运营权。”
顾言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我要的,不是收购你过去的技术。”
我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我要的,是你这个人,你的大脑,和你一起,创造未来。”
我指了指他面前的计划书:
“里面有一些我关于技术方向和商业模式的想法,可能很粗糙,甚至异想天开,但我相信你能判断出它们的价值。”
顾言终于低下头,翻开了那份计划书。
一开始,他的速度很快,带着一种技术人士固有的、对非专业人士“构想”的审视和……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但很快,他翻页的速度慢了下来。
他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手指无意识地在某些段落和构架图上摩挲。
当他看到我提出的“统一AI中枢”、“无感化智能交互”、“基于用户行为学习的个性化生态”等核心概念,以及一些虽然笼统却指向性极其精准的技术路径时,他的呼吸明显变得急促起来。
这些概念,在当下这个智能家居刚刚萌芽的时代,无疑是颠覆性的!
甚至有些……超前得可怕!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我的眼神彻底变了。
之前的审视和疑惑被一种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所取代,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这些……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和激动。
“大部分是。”
我依旧保持坦诚,“我知道细节和技术实现是巨大的挑战,但这难道不正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吗?把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构想,变成现实。”
我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打印好的聘用意向书推到他面前。
“顾言,我希望你能回来,担任新’远瞻科技’的首席技术官,全权负责技术研发和团队搭建。
我会为你争取到公司20%的技术干股,并且保证你和你的团队拥有绝对的技术自主权。
初期资金由我解决,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的天才,和我的‘异想天开’,变成改变世界的产品。”
条件优厚得近乎梦幻。
尤其是对于一個曾经被排挤、技术被觊觎的天才而言。
顾言看着那份意向书,久久没有说话。
他的手指紧紧捏着计划书的边缘,指节泛白。
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剧烈挣扎。
信任与怀疑,机遇与风险,还有对我这个突然变得“高深莫测”的安家大小姐的种种不解,都在他脑中激烈交锋。
咖啡馆里低回的音乐仿佛成了背景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终于,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沉静,但深处却燃起了一簇我熟悉的、属于技术偏执狂的火焰。
“最后一个问题。”他看着我,眼神锐利,“你为什么相信我?就凭你看过几行代码?还是因为……山上那件雨衣?”
他问得直接,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我看着他,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没有算计,没有高高在上的施舍,只有一种纯粹的、找到同路人的欣悦和坦诚。
“我相信我看人的眼光。”
我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然后笑容微敛,语气变得无比郑重,“顾言,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你值得信任,也值得拥有一个能让你尽情施展才华的平台。
而我相信,我们能一起,创造一些真正了不起的东西。”
“这和雨衣无关。”我顿了顿,补充道,眼神清澈,“但又或许有关。因为它让我更确定,你是一个……会在雨中把外套给别人的人。”
顾言愣住了。
他看着我坦荡而真诚的眼睛,看着我推到他面前的、承载着无限可能的计划书和意向书,胸腔里那股被现实压抑已久的、名为理想和热血的火焰,终于冲破了所有顾虑和防备,熊熊燃烧起来。
他伸出手,没有去碰那杯一口未动的冰水,而是拿起了旁边的钢笔。
笔尖在聘用意向书的乙方签名处,停顿了一瞬。
然后,他用力地、一笔一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顾言。
字迹瘦硬,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放下笔,他抬起头,看向我,那双总是沉静的黑眸里,此刻仿佛有星辰亮起。
“老板,”他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带上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战士即将踏上征途的坚定,“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