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杨晓杨玉环的现代言情《安史之乱:保护姑姑杨玉环!》,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现代言情,作者“悠然见北山”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杨晓,字……无字,年十六。父:杨国忠。姑:杨玉环。天宝十四载,长安,杨府。昨夜,因庆贺父亲又扳倒一位朝臣,宴饮无度,醉酒昏厥。零碎的记忆碎片飞速闪过,最终凝聚成一行鲜血淋漓的大字,砸得他魂飞魄散——我是杨国忠第三子!一年后,马嵬坡,全家死绝!“噗——!”杨晓一口老药喷出!这特么是四九年加入国军啊!竟然穿越到了安史之乱爆发这年!而且还是穿越到了大奸臣杨国忠的儿子身上,一年后就要被五马分尸?面对如此悲惨的命运,杨晓忍不住想要抱住姑姑的丰腴的大腿:姑姑!救我!...

安史之乱:保护姑姑杨玉环! 精彩章节试读
怜月细细禀报着,竟有七八人之多,都是身处低位却各有长处,且目前处境艰难,容易用钱财或前途打动的人。
杨晓仔细听着,心中渐渐有了盘算。乱世之中,这些被主流抛弃的边缘人物,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很好。”杨晓眼中闪过锐光,“怜月,你做得很好。接下来,你要更加小心,通过绝对可靠的中间人,分批接触这些人。赵大那里,先送足治病的钱,表达善意,但暂不交底;孙二那里,可以透露一点招揽之意,试探其心态;那些游侠儿,直接用钱开路,让他们先做些打听消息、传递物品的小事,考验其忠诚。”
“需要这么多人手吗?”怜月有些疑惑,“公子是想......”
“我要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我们自己的力量。”杨晓语气斩钉截铁,“人数不必多,但必须绝对忠诚,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钱不是问题,我这次从潼关带回不少。记住,宁缺毋滥,安全第一!”
“是!奴婢明白!”怜月重重点头,眼中燃起斗志。
又仔细交代了一些联络细节和暗语后,怜月才重新披上斗篷,如同暗夜精灵般悄然离去。
送走怜月,杨晓毫无睡意。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寒冷夜风瞬间涌入,让他头脑更加清醒。
下一步,就是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接触陈玄礼!
此人态度暧昧,既不完全倒向太子,也对杨家没什么好感,更像是一个忠于皇权本身、待价而沽的实用主义者。如何打动他?
直接投靠?毫无分量。利益捆绑?自己现在能拿出什么像样的利益?
或许......可以从“安全”和“未来”入手?
陈玄礼身为龙武大将军,负责皇帝和宫城安全。如今长安暗流涌动,太子的野心几乎昭然若揭,一旦宫闱生变,他陈玄礼就是第一个被卷入漩涡、也是最容易背锅的人!他难道就不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而自己,这个刚刚“大义灭亲”、似乎简在帝心、又深得贵妃信任的杨家“新芽”,是否值得他投资一点点“善意”?
风险极大,但值得一试!
杨晓心中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计划。他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中间人,一个既能接触到陈玄礼,又不会被立刻关联到自己身上的人......
......
与此同时,大明宫,贵妃院。
寝殿内温暖如春,香炉里熏着昂贵的瑞龙脑,但杨玉环却觉得心头一阵阵发冷。
她屏退了所有宫人,独自坐在梳妆台前。镜中的美人,依旧绝色,眉眼间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惧和......一丝奇异的兴奋。
她手中紧紧攥着一件东西——正是那件杨晓进献的、薄如蝉翼、绯艳若霞的“霓裳羽衣兜”。
指尖抚过那冰滑的轻容纱,感受着其下巧妙的支撑和那若隐若现的绣纹,她的脸颊不由自主地泛起红晕。
今日殿内,晓儿那番表现,实在是太惊险,也太......耀眼了!面对陛下、太子、宰相的逼视,他竟能那般从容不迫,言语如刀,不仅稳住了潼关局势,更......更几乎将兄长......
想到兄长杨国忠,杨玉环心中一阵刺痛,但随即又被一种更强的情绪覆盖——那是一种被保护、被引领的感觉。
一直以来,她都是依附着兄长的权势和皇帝的宠爱而活,如同攀援的莬丝花。可如今,兄长这棵大树眼看就要倒了,皇帝的年老昏聩和喜怒无常也越发令人不安。就在她最恐惧无助的时候,竟是这个她一直当做孩子、甚至带着几分戏谑看待的侄儿,挺身而出,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为她,也为他自已,劈开了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