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广告版本的现代言情《绿茵逐光》,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林阳齐达内,是作者“喜欢旁皮鱼的苏浩”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小说将聚焦于一位华裔天才前锋的成长,故事从2006年世界杯的背景下展开,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详实的比赛过程。...
在线试读
5:30-6:30:力量房专项训练(重点加强核心力量和下肢爆发力,由体能教练一对一指导)。
6:30-7:00:冰浴恢复、拉伸、理疗师针对性按摩。
晚上7:30:定制晚餐。
8:00-9:30:个人战术录像分析(分析师为他剪辑米德尔斯堡后卫的防守习惯视频)。
9:30:强制休息,阅读或听轻音乐,确保10点前入睡。
这种高强度、高精度的日程,让林阳几乎没有喘息之机。他感觉自己像一台被输入了精密程序的机器,每一个环节都被数据监控和评估。一次晨起HRV数据异常,理疗师立刻致电询问他前晚的睡眠质量,并调整了当天的训练强度。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也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更直接的压力来自训练场。随着“职业合同”评估的消息在队内不胫而走,林阳能感觉到一些队友的目光变得更加复杂。钦佩依旧存在,但竞争的味道也愈发明显。谁都知道,一份宝贵的职业合同名额有限。训练中的对抗因此更加激烈,每个人都想在教练组面前展现自己的价值。
一次队内对抗赛,林阳在边路拿球,试图用假动作过人,却被一名平时关系不错的替补后卫一记极其凶狠的铲抢放倒在地,脚踝一阵剧痛。裁判吹停了比赛。那名后卫伸手拉他起来,嘴上说着“对不起,冲球去的”,但眼神里却带着一种“别怪我,这就是竞争”的意味。
林阳咬着牙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脚踝,示意没事。他理解这种竞争,这是职业足球的常态,但亲身处于风暴眼中,滋味并不好受。他必须学会在这种环境下保护自己,同时用更出色的表现来证明自己配得上那份合同。
备战米德尔斯堡的训练课,强度极大。莫里斯教练重点演练了如何应对英冠风格球队的强硬身体对抗和长传冲吊。训练中,人仰马翻的场景屡见不鲜。林阳在一次次与模拟米德尔斯堡后卫的对抗中,努力提升着自己的卡位意识和对抗技巧,虽然依旧吃亏,但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被弹开。
“用你的灵活性和预判来弥补力量的不足!”莫里斯在场边大声指导,“躲着踢没用,要聪明地利用身体!”
与此同时,俱乐部也开始有意识地让他接触一些职业足球的场外内容。媒体联络官为他安排了第一次模拟新闻发布会,教导他如何应对尖锐问题,如何维护俱乐部形象。商业部门的人也和他及父母进行了初步接触,探讨未来可能的形象代言规范。这一切都让林阳意识到,成为一名职业球员,远不止是踢好球那么简单。
周五晚上,是他和艾米雷打不动的“心灵休息时间”。这次,他们没有外出,而是约在艾米家的书房。艾米正在准备她的A-Level艺术课程的作品集,画板上是未完成的素描。林阳则带着他的战术笔记。
两人没有多说话,各自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房间里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翻书页的声音。这种无声的陪伴,却让林阳感到格外的宁静和安心。偶尔抬头,看到艾米专注的侧脸和窗外渐沉的夜色,他纷乱的心绪就会慢慢平复。
“有时候觉得,你比我更像个大人了。”艾米忽然放下铅笔,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