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我在贞观搞科技》,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陈远小辉,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冰糖脆”,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陈远穿越贞观年间,成了李世民御前“奇人”。别人穿越斗权谋、玩宫斗,他只想搞建设、攀科技。改良农具?只是开胃菜。养鸭治蝗?顺手而为。他左手《赤脚医生手册》调理皇后气疾,右手物理化学启蒙未来储君。活字印刷、灌钢法、水泥、蒸汽机……大唐的画风逐渐跑偏。当别人还在纠结站队时,他已成立大唐科学院,用科技为帝国注入全新动力。李二凤:“陈远之才,胜于十万铁骑!”陈远:“陛下过奖,我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且看一个现代灵魂,如何用理性的星火,点亮盛唐的夜空!标签:唐穿、科技种田、轻松、爽文、基建、知识就是力量...
在线试读
第一卷,他打算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力之篇》:重点讲解杠杆、滑轮、斜面、轮轴。不仅画图说明原理,更附上大量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如何用撬棍省力搬石,如何用滑轮组提水,为何盘山公路要修成“之”字形,马车轮轴为何要上油。
《水之篇》:讲解浮力、压力、流动之力。以舟船行水、孔明灯升空、水车运转、虹吸原理为例。
《数之篇》:不追求高深数理,只强调测量、记录、计算的重要性。教导如何用标准尺规测量田亩、计算土方、记录作物生长数据。核心思想是:“心中有数,方能明理。”
他召来了文书和几个画工,口述纲要,让他们开始绘制草图,编写初稿。他特别强调:“不要怕重复,不要怕啰嗦,一定要让一个只认得几百个字的人,看图和简单的文字,就能明白个大概!”
立政殿的后续与“呼吸法”
数日后,立政殿那位女官再次来访,这次带来的不再是邀请,而是长孙皇后的赏赐——几匹上好的宫绢和一套文房四宝。女官私下传达皇后的口信:“皇后娘娘言,陈卿解惑有功,兕子近日活泼了许多,于秋千滑梯间,常念叨‘斜面’、‘杠杆’,趣致可爱。娘娘自身习那‘呼吸导引之法’,亦觉胸膈开阔,神清气爽,特赐此物,以表谢意。”
陈远恭敬接过,心中明白,这不仅仅是谢礼,更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和认可。皇后凤体的好转,其意义远胜于千金赏赐。
同时,女官还带来一个消息:晋王李治对那日陈远所言“格物致知,归于实用”颇感兴趣,私下向父皇请求,希望能偶尔阅览农学司一些不涉机密的文书图册,以广见闻。李世民已默许。
陈远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将“格物”理念向上渗透的绝佳机会!他立刻将刚刚草拟的《格物启蒙录·力之篇》的初稿,连同农学司近期一些关于水车效率对比、肥料增产效果的数据汇总(剔除了核心工艺),精心整理了一份,托女官带回,言明是供晋王殿下“闲暇阅览,聊作参考”。
他相信,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和通俗易懂的原理,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能打动那位未来的唐高宗。
根基渐固
磨坊风波的平息,《格物启蒙录》的启动,以及来自立政殿的持续善意,让农学司的根基在贞观五年的这个春天,愈發稳固。陈远站在基地的坡地上,看着下方:水力工坊轰鸣,试验田禾苗茁壮,工匠们在学习标准图纸,文书们在奋笔疾书。
发电机之梦虽已搁置,但一条更接地气、更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科技之路,正清晰地在他脚下延伸。他不再是一个孤独的穿越者,他有了团队,有了方向,更有了来自这个时代最高层的理解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下一步,该是把这《肥田要术》和《格物启蒙录》,真正推到更广阔的地方去了。’ 他望着远方,心中已然有了新的计划。而这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个人——那位日益展现出卓越管理才能,且深得他信任的张拙。是时候,给他加加担子了。
磨坊风波的顺利平息,让陈远在农学司内部的威望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不仅展现了对技术的远见,更证明了其处理实际事务、平衡各方利益的政治手腕。借此机会,他决定对农学司的管理架构进行一次重要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