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医女:宫墙逆袭路》是网络作者“仁怀的寒玉金铃”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苏凌薇刘翠,详情概述:苏凌薇,翰林学士府的庶女,入宫不过是替嫡姐顶包的棋子,原该是宫斗剧里活不过三集的炮灰——初入宫便被卷入陷害,成了贵妃娘娘盛怒下的替罪羊,扔进浣衣局等死。她自幼随隐世医者外祖父学医,心藏丘壑,却从不显露。在人人轻贱的浣衣局,她收敛锋芒,借着精湛医术悄悄救助宫人,积攒人脉,更意外发现当年母亲身死另有隐情,竟与宫中高位者息息相关。当死亡的阴影再次笼罩,苏凌薇终于明白,退无可退唯有反击。她步步为营,以医术为刃,以智谋为盾:识破下毒诡计,逆转嫔妃间的构陷,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为自己挣得一线生机;她结交不得志的太监,扶持失势的妃嫔,甚至在不经意间,引起了那位深居高位、心思难测的帝王的注意。从人人可欺的浣衣局宫女,到步步晋升的低微才人,再到能与后宫权柄者分庭抗礼的存在,苏凌薇不仅要逆转自己的炮灰命运,更要揭开母亲死亡的真相,将那些藏在荣华富贵下的肮脏与罪恶,暴晒在阳光下。这条路布满荆棘,杀机四伏,但她眼底的光,从未熄灭。...
阅读精彩章节
苏念薇接过病例,仔细翻看:“看来是病毒发生了变异,牛痘产生的抗体不足以抵抗。”她沉吟片刻,“先祖的手稿里提过,种痘术需根据病毒特性调整,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梯次接种’——先接种弱毒牛痘,间隔半月再接种减毒人痘,让身体产生更强的抗体。”
众人眼前一亮。老医者抚着胡须道:“这法子有道理!只是风险不小,需先在动物身上试验。”
“我来准备试验。”苏念薇道。
接下来的几日,苏念薇和惠民堂的医者们日夜忙碌,用不同浓度的痘浆在牛羊身上做试验,记录反应,调整剂量。终于,在出发前一日,他们确定了相对安全的“梯次接种”方案。
“次去东瀛,务必小心。”老医者将一瓶特制的解毒丹交给她,“若接种者出现剧烈反应,可服此丹缓解。”
“多谢师父。”苏念薇郑重接过。
船队扬帆起航时,苏念薇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她想起了百年前,苏凌薇也是这样,带着医者的使命,跨越山海,奔赴异乡。
“先祖,我会像您一样,守护生命。”她在心中默念。
经过半月的航行,船队抵达东瀛。东瀛天皇亲自派人迎接,将他们安置在当年苏凌薇住过的医馆。医馆的院落里,一棵玉兰树长得枝繁叶茂——竟是当年苏凌薇随手种下的种子,如今已亭亭如盖。
“苏先生的后人来了!”消息传开,东瀛百姓纷纷涌到医馆外,对着苏念薇的船队跪拜,眼中满是期盼。
苏念薇没有停歇,立刻投入救治。她发现,变异痘疫的传播速度极快,尤其是在拥挤的贫民窟,几乎一户染病,全族遭殃。她一边让医者们按照“梯次接种”的方案为健康人接种,一边为患者开方诊治,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的药材缓解症状,用当归、黄芪增强免疫力。
东瀛的医者们起初对这个年轻的江南女子还有些怀疑,但看到她诊治的患者病情渐渐好转,接种过“梯次痘浆”的人无一感染,便彻底信服了,纷纷前来学习。
“苏大夫,为何江南的草药能解我们这里的疫病?”一位东瀛医者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苏念薇笑着解释:“天地万物,本是同源。疫病虽有地域之别,但其根本无非‘邪毒’与‘正气’的对抗。江南的草药能清热解毒,东瀛的艾草也能驱邪避秽,道理是一样的。”
她还将苏凌薇当年留下的医书翻译成东瀛文,送给当地医者:“医道不分国界,这些经验,你们尽管拿去用。”
在苏念薇和众人的努力下,三个月后,东瀛的变异痘疫终于得到控制。天皇想赠予她黄金千两,她却婉言谢绝,只请求将那棵玉兰树的种子带回江南。
“这棵树是先祖留下的,我想让它在故土继续生长。”
离开东瀛的那天,百姓们自发地站在码头,捧着鲜花和草药为她送行。一位曾被苏凌薇救治过的老者,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他颤抖着递给苏念薇一个布包:“这是当年苏先生为我诊病时用的脉枕,我一直珍藏着,现在交给您。”
苏念薇接过脉枕,上面的棉布已有些磨损,却带着温润的触感。她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脉枕,而是两代医者跨越百年的传承与见证。
船队返航时,海风温柔了许多。苏念薇站在船头,怀里抱着玉兰树的种子,手中握着那个旧脉枕,心中一片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