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重生八零:我的电台能听心》,现已上架,主角是李建军建军,作者“海天一色丽人行”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李建军在现代创业失败的愁绪里睡去,再睁眼竟躺在1980年的土坯炕上,手边旧收音机正播着地方电台招主播的消息。更意外的是,他握住电台麦克风时,竟能清晰“听”到别人没说出口的情绪——是焦虑、是绝望,还是藏着的商机。他撞见总被催婚的赵兰英,“听”出她眼底的不安,直接上门求婚;凭“听心”抓牢八零年代机遇,从粮站大叔闲聊里摸清国库券行情,靠倒卖赚得第一桶金,又趁君子兰热低价囤货;兼职电台主播后,他“听”出高考失利女生的轻生念头,连夜疏导救下人,“听”出家暴妻子的恐惧,教她留证据脱身,“听”出退伍老兵的创伤,陪他熬过难眠夜。从没人听的午夜电台,到全国听众追更的治愈节目;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到带邻里赚钱的“万元户”,李建军握着能“听心”的麦克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一边用声音暖人心,一边靠生意撑起家,和赵兰英把八零年代的小日子过得红火又踏实。...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中午休息时,兰英提着个布包来电台,里面是刚做好的白菜猪肉馅包子,还冒着热气:“我听老张说早上有个大姐打电话求助,怕你没心思吃饭,特意给你带了包子。”她把包子递过来,又从包里拿出个暖水袋,灌好了热水:“早上冷,你揣着暖手,别冻着。”
李建军接过包子,咬了一口,白菜的清甜和猪肉的香味在嘴里散开,暖得胃里舒服。他把刘桂兰的事跟兰英说了,兰英的眼圈一下子红了:“这大姐太可怜了,还好你听出不对劲,帮了她。以后咱们在节目里多说说家暴的事,让更多女人知道能求助,别再忍着。”她的心声里满是心疼:“要是我遇到这种事,肯定也会害怕,还好有建军在,能帮她们。以后我也要多跟村里的姐妹说说,让她们知道有地方可以求助。”
李建军握着兰英的手,心里满是踏实。有她在身边,不仅能照顾他的生活,还能跟他一起关心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他想要的伴侣,想要的生活。
下午播节目时,李建军收到了刘桂兰托妇联主任转来的信,信里写着:“李主播,谢谢你救了我和孩子,我现在在娘家,孩子也不害怕了。以后我想跟着王丽去服装厂上班,自己赚钱养孩子,再也不用看他的脸色了。”信的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像孩子的笔迹。
李建军把信念给听众听,声音里带着点哽咽:“刘大姐的事告诉咱们,遇到难处别憋着,只要肯求助,就有人愿意帮你。咱们《农村天地》不只是聊种地的事,更要聊咱们老百姓的心事,帮大家解心结,过好日子。”
播完节目,老张拿着一沓新的听众来信走进来,笑着说:“你看,这都是听完刘大姐的事写来的,有说要帮刘大姐找活的,有说自家姐妹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想求助的,还有说要捐钱捐物的。咱们节目现在真是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李建军翻着来信,每一封都写得情真意切,有的还夹着晒干的野花,有的画着笑脸。他想起刚做节目时,直播间只有三个听众,现在却能帮到这么多人,心里满是感慨——这就是他做节目的意义,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这些素不相识的老乡,为了能让他们在困境中看到一点光。
骑车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风里带着烤红薯的香味。李建军想着刘桂兰的信,想着那些充满希望的听众来信,想着兰英温暖的笑脸,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以后还会遇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还会有更多困难等着他,但只要他坚持下去,只要有兰英、老张、王师傅和老乡们的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回到家,兰英已经把晚饭做好了,炒了两个青菜,还炖了鸡汤,说是“补补身子,下午播节目累了”。赵父赵母也坐在桌边,等着他回来一起吃。李建军把刘桂兰的事跟他们说了,赵母抹了抹眼泪:“这大姐不容易,还好有你帮她。以后遇到这种事,你尽管去帮,家里有我们呢。”
赵父也点点头:“男人就得有担当,不光要顾好自己家,还要帮着老乡们。你做得对,爹支持你。”
晚饭时,一家人围着桌子,说说笑笑的,鸡汤的香味飘满了屋子。李建军看着眼前的家人,看着窗台上盛开的君子兰,心里满是踏实的幸福。他知道,属于他和兰英的日子,属于《农村天地》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八十年代,只要他们心怀善意,互相帮衬,就能把平凡的小日子过成诗,就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