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枝”的《撩翻偏执太子后,谢姑娘她嫁人了》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强取豪夺,双洁,1v1,追妻火葬场】谢家被卷入齐王谋逆一案后,谢妙仪沦落翠澜坊成了当朝太子萧璟宸的解药。那一夜,她被他压在床榻上,他低声唤她“杳杳”。后来,她被淑贵妃接入宫中,百般小心掩饰身份,却还是被他步步紧逼揭开伪装。他甚至画出她那夜的样子,卑劣的威胁她:“谢姑娘也不想自己这般模样被人瞧见吧?”谢妙仪暗道这人简直无耻至极。从此后她不得不虚与委蛇,任他予取予求。然而有朝一日,太子失势,储君之位岌岌可危。谢妙仪果断抽身而去,嫁给了当朝新贵,青梅竹马多年的新科状元楼屿。建平元年初,新帝登基,第一件事竟是召回外放永宁的状元郎。凤仪宫内灯火彻夜,她被他逼着穿上大红嫁衣,又亲手剥去那耀眼夺目的喜服。他恨恨地挑起她的下巴,吻上她的唇,在她耳畔低语。“一别经年,楼夫人别来无恙啊!”“朕与你那软弱无能的夫君比起来如何?”...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莫非太子已经提前知道了薛家人在寻丹书铁券,才故意在谢家被污蔑谋反后,带人查抄谢家。
那太子是否又知道,谢家是被陷害?
还是说他根本不在意谢家是否无辜,他在意的只有能否抢在薛家人前面,拿到丹书铁券。
那薛家人又是从哪里得知祖父手中有丹书铁券,他们要这个东西,到底有何用?
妙仪越发觉得细思极恐,手脚出汗。
若是祖父和父亲当真是因为丹书铁券丧命,被扣上谋逆的罪名。
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先帝当年秘密赐给谢家的丹书铁券,本该是谢氏满门的荣耀,是谢家关键时刻拿来保命的东西,最后却成了灭门的罪魁祸首。
她越发觉得悲愤不已。
不。
罪魁祸首应该是这些视人命如草芥的人。
是那些不明是非,不辨黑白之人。
谢妙仪浑浑噩噩的同父女二人告别。
临走前,又行了个大礼,谢谢父女二人肯告诉自己实情。
谢平见她神色凝重,只得叮嘱道:“小姐可千万要保重自己,莫要做糊涂事,谢老爷若是泉下有知,定然也希望小姐不要以身涉险,平平安安。”
她嘴上说着“自然。”
心中想的却是,若不能还父亲和祖父一个清白,他们九泉之下,又如何能够瞑目。
她不信这朗朗乾坤,昭昭天地之间,竟毫无公正可言?
回宫后,她仔细想了想,若陷害谢家的人是薛氏一族,凭借她自然无法撼动薛家分毫。
说不一定,薛家人一旦得知她想为谢家翻案,自己就会先遭遇不测。
妙仪这才明白阿娘的苦心,难怪阿娘不让她插手谢家之事。
她想到太子。太子与薛氏不和的传闻由来已久。
选妃那日,她就听说原本太子良娣的人选皇后早已属意薛大将军之女薛茵茵,那女子却因传出与下人私通被薛大将军派人送去了道观。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能当上太子良娣的薛茵茵,得喝多少迷魂药才能喜欢上一个仆人,又不是在演话本子呢?
联想到太子被下药那次,她隐隐像是明白了什么。
阿昭记住了妙仪去的铺子名字,特意找人打探一番。
这才慢悠悠的赶回东宫,准备汇报给太子。
谁知入府时刚好碰见一脸郁闷的裴言。
他打趣道:“大人这是怎么了,又在家里被嫂子欺负了?”
上京人人皆知裴大人虽在外行事狠厉,手段毒辣,在家却是个“耙耳朵”,极为惧怕家中的那位小娇妻。
听说裴大人在诏狱审问完犯人,带着血腥味回家。
裴夫人竟命人关上大门,让他在外面洗干净再回来。
裴言只能跑到东宫洗了个澡,在棠晖阁的架子上一阵捣鼓,捡着太子各种珍贵的香料往自己身上招呼。
谁知回去又被裴夫人嫌弃一身的香味浓郁,将人赶了出来。
裴言宿在东宫,像个怨夫一般在太子面前说个没完,被不耐烦的萧璟宸赶出了东宫。
阿昭将这事记得真切,时不时总要拿出来调侃一番。
谁知裴言一本正经的摇摇头,口中直叹晦气。
向阿昭打探太子今日为何让他调走徐淮舟。
“怎么?大人在世子爷那碰壁了?”
裴言拍着阿昭的肩膀,苦笑道:“那徐淮舟也不是吃素的,今日本想让下属借着一桩陈年旧案将他调回殿前司,谁知被他一眼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