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完结小说_完结热门小说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 - 执笔小说 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完结小说_完结热门小说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 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完结小说_完结热门小说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

执笔小说

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完结小说_完结热门小说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李云昭马小宝)

《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是网络作者“月含残笑”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李云昭马小宝,详情概述:【硬核抗战,无系统,战略流,热血燃爆!】当国防大学战略学博士李云昭的灵魂在平行时空的1937年的淞沪战场上空苏醒时,他看到的,是血与火浸染的土地,是同胞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狱中绝望地倒下。这里没有奇迹,没有神兵天降。有的,只是一个民族在最黑暗时刻,用血肉筑起的最后防线。但李云昭的到来,注定要将这悲壮的防线,锻造成刺破黑暗的利剑!本小说是热血慢热爽文,越到后面越精彩。...

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

抗战:从淞沪血战到底 阅读最新章节


虽然他嘴上不服,但他的眼神中,已经出现了一丝深深的动摇。

李云昭看着众人脸上的表情,心中了然。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考验,很快,就会到来。

队列训练的震撼,虽然让土匪们暂时压下了心中的不满,但积压的怨气,却如同被堵住的洪水,随时可能从别的地方,冲垮堤坝。

李云昭深知,光靠操练和说教,无法从根子上改变他们的习气。

他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用鲜血和军法,来为这支新队伍,真正“立规矩”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在山上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初步整编和训练后,李云昭以“熟悉周边地形,为日后反扫荡做准备”为由,组织了独立支队的第一次大规模野外拉练。

两百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下了黑风寨,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山外那片陌生的区域行进。

这也是大部分土匪,在经历上次血战后,第一次重新踏上山下的土地。

他们就像被放出笼子的野兽,虽然在行军队列上,慑于李云昭的军威,还不敢过分造次,但骨子里那种散漫和无法无天的习气,却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第三天,傍晚。

队伍抵达了一个叫“王家坳”的贫困村庄。

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大多是土坯墙、茅草顶。看到他们这支扛着各式武器、匪气与兵气混杂的队伍,村民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戒备,纷纷躲进了屋里,大门紧闭。

李云昭下令,部队在村外的河滩上宿营,并严令任何人不得私自进村扰民。

然而,规矩,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晚饭时分,两个在山寨里资历极老、曾是王振山亲卫的老土匪,趁着巡逻的空隙,偷偷溜进了村。

他们不是想抢劫,更不是想行凶。

只是因为连日吃干粮,嘴里淡出个鸟来,想去“借”点粮食,打打牙祭。

凭着以往的经验,他们轻车熟路地摸进了一户看起来还算殷实的村民家里。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那户人家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从米缸里,扛走了一袋沉甸甸的小米。

在他们看来,这根本不算抢。

这是“借”。

是看得起你。

以前,他们每次下山,都是这么干的。

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扛着那袋小米,喜滋滋地回了营地,准备生火煮一锅香喷喷的米粥。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时代,已经变了。

一个满脸皱纹、拄着拐杖的老者,带着几个胆大的村民,竟然找上了在村口河滩上、正在研究地图的李云昭。

老者,“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声音颤抖地说道:

“长官……求求您,给我们这些老百姓,留条活路吧……”

李云昭心中一凛,立刻将老者扶起,沉声问道:“老乡,出什么事了?”

老者颤颤巍巍地,将有两个兵进村“借”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周围的士兵们,脸色都变了。

王大山的脸上,更是瞬间罩上了一层寒霜。

李云昭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平静地听着,眼神,却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危险。

师爷钱伯闻讯赶来,一看这架势,赶紧凑到李云昭耳边,低声劝道:“李……李主官,这……这事是他们不对。但那两个人,都是跟了大当家十几年的老人了……我看,不如让他们把粮食还回去,道个歉,下不为例,就算了?”

李云昭没有理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