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对小说《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非常感兴趣,作者“于婷川”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武松鲁智深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穿越水浒世界,成为行者武松。却正好赶上宋江命令乐和唱歌,试探众头领态度。本来就看不上宋江虚伪的武松直接拍案而起。这梁山,不待也罢!我要回二龙山,谁赞成,谁反对?今日一别,以后见面,就是生死大仇!李逵嗜杀成性,滥杀无辜?杀!王英好色卑劣,流氓一个?杀!吴用心狠手辣,害人无数?杀!董平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杀!随着手中雪花镔铁双刀挥舞,武松意外的发现,他一步一步,爬到了最高。...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就在这时,枢密使童贯站了出来:“陛下,臣枢密使童贯有事启奏。”
“臣听闻,武松、鲁智深等梁山统领,反叛出梁山,啸聚在二龙山,行那拦路剪径之事,且跟宋江等人闹翻,宋江两次征讨都没捞到好处,如果任由其做大,毕竟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因此,臣愿向陛下讨一支令箭,亲率大军,前往二龙山,擒拿这群逆党!”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不知道的,还以为童贯是个忠臣。
宋徽宗有些犹豫。
打仗?
打仗就是打钱,有打仗的银子,还不如修缮一下行宫,或者买上点儿奇石什么的。
而童贯显然跟赵佶想的不一样。
见赵佶始终没有表态,童贯立即扫视了一下四周,寻求高俅、蔡京等人的帮助。
见状,高俅首先站了出来。
他也想过,带着大军踏平二龙山,出口恶气。
可是,他也知道,林冲此时在二龙山。
一旦他再打输了被擒,可没有宋江替他拦住林冲了
以他跟林冲的仇怨,林冲一刀杀了他都算是便宜他了。
他还哪敢去攻打二龙山?
顶多就是,帮童贯争取一下了。
想到这里,高俅朗声开口:“陛下,难得童枢密有此等忠君爱国之心,臣以为,此举甚是妥当,应及早发兵,防止贼兵坐大。”
高俅开口后,蔡京和杨戬,也都纷纷表态,支持童贯。
赵佶见状,只能答应下来。
旋即,宣布了退朝。
有了赵佶首肯,童贯立即忙碌起来。
短短数日之内,童贯就组织了十万大军,战将上百人,一起浩浩荡荡的,朝着二龙山杀去...
就在童贯率领大军,朝着二龙山进发的时候。
武松也带着约莫一千骑兵,关胜、呼延灼、杨雄、石秀等头领,朝着阳谷县地界而去。
阳谷县,武松的发迹之地。
他在这里打死过老虎,当过都头,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不料西门庆杀死了他的兄长武植,为了给武植报仇,武松亲手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而之所以选择阳谷县,实在是因为,这里是梁山北上的必经之路。
这些新收服的头领,留在二龙山,武松多少有些不放心,只能带在身边,真有什么动作,武松相信他完全可以制服。
一行人昼夜兼程,准备在梁山众人赶来之前,进行拦截。
然而,他们低估了宋江为国效力的热忱。
到达阳谷县附近,武松化装成一个行者,在一家茶棚喝茶的时候,询问是否见到大队人马经过。
茶棚主人哈哈大笑,表示三天前就过去了。
武松无语。
他接到消息,便马不停蹄赶来,想不到还是慢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命令麾下将士,继续追赶。
又过了三天。
疲惫的二龙山众人,终于赶在了梁山军马前方。
梁山鼎盛的时候,约莫有十几万人马。
而现在,因为两次剿灭二龙山失败,梁山的人马已经只剩六万左右。
可即使这样,也比仅仅带了一千人的武松好的多了。
当宋江看到对面扛着刀站立的武松时,双眼顿时红了。
他好好的招安大计,被眼前这该死的武松毁了!
不仅如此,武松还抓获了他数名将领,削弱他的同时,壮大自身。
再过些年,恐怕他宋江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
那他还有什么脸面,去接受朝廷的招安?
就算朝廷招安了他,他又怎么给朝廷效力?
“所有人听令,立即将此贼斩杀,以告慰众多将军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