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叫做《我为公司争取了一亿项目,董事女儿只给我报销二百元》是“凤鸣有声”的小说。内容精选:我为公司争取了一亿项目,董事女儿只给我报销二百元...
我为公司争取了一亿项目,董事女儿只给我报销二百元 阅读最新章节
高层会谈的日子终于到了。
地点定在鼎峰实业总部的高级会议室。
我们这边,王副总亲自带队,钱胜、法务总监、赵海和我,一行五人,阵容强大。
鼎峰那边,董事长亲自出席,吴天和几位核心高管作陪。
会谈一开始,气氛友好而热烈。
双方领导互致问候,回顾了愉快的合作历程,都对合资公司的前景表达了美好的期待。
但一旦进入实质性的谈判环节,气氛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首先由王副总介绍我方的初步方案。
不出所料,他采纳了钱胜主导的保守方案:强调资金投入,要求绝对控股权,在董事会席位和管理层安排上寸步不让。
这个方案一抛出,鼎峰董事长的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
吴天的脸色也沉了下去。
轮到鼎峰方面发言时,吴天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笑着看向我:“王总,你们的方案我们收到了。不过,在讨论具体细节之前,我倒是很想听听林风经理的看法。他是一线最了解项目和技术的人,他的见解可能更贴近实际。”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王副总愣了一下,随即勉强笑道:“当然,林风,你也说说你的想法。”
钱胜和法务总监交换了一个眼神,带着警惕。
我知道,机会来了。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提前准备好的PPT,开始阐述我那份“技术主导”的合资方案。
我从行业趋势分析入手,指出单纯资金堆砌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然后,我重点分析了我方核心技术的独特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鼎峰在市场渠道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
最后,我抛出了我的核心建议:我方以技术授权、现有项目团队及未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鼎峰以资金和市场资源入股。股权比例可以协商,但我方必须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定义上拥有主导权,并派出CTO负责技术体系。
我用了大量数据和案例来支撑我的观点,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整个讲述过程中,鼎峰董事长听得频频点头,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浓。
吴天更是面露喜色。
而我们这边,王副总陷入沉思,钱胜的脸色则越来越难看。
我刚讲完,钱胜就迫不及待地开口反驳:“林经理的想法很有创意,但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技术作价估值困难,团队转入涉及复杂的劳动关系,风险太大!我认为还是应该以稳健为主……”
“钱总监,”鼎峰董事长突然开口,打断了钱胜的话,他脸上带着温和但不容置疑的笑容,“我倒觉得,林经理这个方案,很有战略眼光。”
他环顾四周,语气坚定:“我们鼎峰这次寻求合作,看重的就是贵公司的技术基因和团队能力。如果只是简单的资金合作,那和财务投资有什么区别?我们要的是能共同开创事业的伙伴!”
他看向王副总:“王总,我个人非常倾向于林经理提出的这个‘技术主导’思路。这才是真正能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共赢的模式!在具体细节上,我们可以慢慢谈,但这个合作方向,我觉得值得深入探讨!”
鼎峰董事长一锤定音!
王副总立刻表态:“董事长高见!我们回去一定认真研究林风提出的方案,尽快拿出一个更成熟的版本!”
钱胜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在鼎峰董事长和王副总的态度面前,只能把话咽了回去,脸色铁青。
第一次高层会谈,虽然没敲定具体条款,但在合作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而且,这个方向,明显是倾向于我的方案。
回公司的车上,气氛怪异。
王副总似乎很兴奋,一直在和法务总监讨论后续细节。
钱胜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赵海则有些茫然,看看王副总,又看看我。
我知道,我赢了这一局。
但我也彻底把钱胜,以及他背后的齐董,得罪死了。
他们绝不会允许我凭借合资公司这件事,进一步做大。
接下来的日子,谈判进入具体条款磋商阶段。
争论更加激烈,尤其是在技术作价估值、知识产权归属、以及CTO权限这些核心问题上。
钱胜利用他财务总监的身份,在每一个细节上斤斤计较,设置障碍。
谈判进度缓慢。
我知道,他们在拖延时间,或者在寻找我的破绽。
而我也在等待。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打出我最后的牌。
这天,关于CTO人选的问题,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鼎峰坚持要求由我方派出能力过硬、得到他们认可的人选,暗示非我莫属。
钱胜则以“需要内部评估”为由,迟迟不松口。
会议不欢而散。
晚上,我接到猎头刘总的电话。
“林风,那边CEO又催我了,问你考虑得怎么样?他们最近融资进展很快,机会不等人啊!”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份几乎已经完成的离职报告,平静地说:
“刘总,麻烦回复他们,我接受了。一周后,我可以办理入职。”
挂掉电话,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后,我开始仔细整理所有的项目交接资料。
是时候,说再见了。
我要用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离开。
给这个公司,给那些曾经为难我的人,留下一个永远难忘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