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江尚绪江琰,也是实力派作者“不爱爬山的猪”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非躺平文,书名暂时改不了了,得到20万字以上再测书名,求求暂时不要因为书名差评)京城人都说,狠狠挨了一顿打的小国舅爷,终于又把性子转回来了。可没人知道,他不仅两世为人,更经历了一场神奇的时空际遇,见证过千年后的盛世文明。江琰始终没有理解,上辈子的自己怎么敢谋害皇上的嫡长子,自己的亲外甥,结果被姐姐一杯鸩酒送上了路。这一世,他只想安稳度日,守护家族,老婆孩子热炕头,再顺便抱抱大外甥的大腿。可谁承想,他怎么就位极人臣了……...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江兄,”钱祭酒叹了口气,率先开口。
“我今日厚颜前来,一是为道贺,琰哥儿高中亚元,又得陛下如此厚赏,实乃年轻一辈之楷模。这二来嘛……”他顿了顿,脸上愧色更浓,“却是要来请罪了。”
“钱兄何出此言?”江尚绪不动声色地问道。
“唉,皆是我这段时间忙着编纂经书,将学院事务暂交给魏司业!”钱祭酒捶了一下手心,“没想到那些学生,受人蛊惑,竟敢联名上书,诽谤科举。还有那个魏司业,帮着他们欺上瞒下,我竟是事后才知晓此事,实在是……实在是惭愧至极!”
江琰垂眸听着,心中飞速盘算。
二哥的这位岳丈大人,他印象不深,只知是位谨慎持重的老学究。
二嫂钱氏是庶出,在钱家并不十分受重视,这也导致两家关系虽算姻亲,却并不格外亲密。
国子监学生联名上奏一事,他是真不知情,还是试探?亦或是见风使舵,想来缓和关系?
江尚绪呵呵一笑,打着圆场。
“钱兄言重了。少年人热血冲动,易受人挑拨,也是常情。陛下已然明察,首恶已惩,此事便过去了。只是日后国子监学风,还需钱兄多多费心引导才是。”
话语虽客气,却也点出了你祭酒有失察之责。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钱祭酒连忙应承,目光转向江琰,带着几分长辈的关切。
“经此一事,可见树大招风。琰哥儿如今声名鹊起,更需谨言慎行。日后若在学问上有何疑难,亦可来国子监寻老夫探讨。”
江琰起身,恭敬行礼:“多谢钱伯父关怀。日后若有所得,定当登门求教。”
他态度谦逊,却也不卑不亢,并未表现出过分的热络或疏远。
钱祭酒又闲谈了几句,主要是夸赞江琰的才学和那首《沁园春·雪》。
临走前,又交代江瑞闲暇之时,带妻儿回钱家看看。
江瑞连忙应是。
送走钱祭酒,江尚绪脸上的笑容淡去,微微蹙眉。
“钱伯安此人,最是明哲保身。他今日前来,表态多于请罪。看来,经此一事,许多原本观望之人,开始重新掂量我江家的分量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江琰道:“二嫂素来贤惠低调,与钱家往来也并不密切。钱大人今日态度,更多是出于官场考量。不过,他既释放了善意,我们接着便是,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
将钱祭酒送至府门前的江瑞此时也折返了回来。
江尚绪看着眼前的二儿子,询问道:“瑞儿,今日你岳父此举,你怎么看?”
江瑞沉思,“我这岳父,平时最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若说联名上奏之事,是魏司业帮那群学生递上的折子,我是信的。但若说他事前对此毫不知情,却不能全信。不过他今日前来,或许确实对五弟起了惜才之心。”
闻言,江尚绪点了点头,眼中划过一抹欣慰。
被当庭削职的御史张振和被革去功名的国子监生刘明远,对江琰恨之入骨。
他们虽已失势,但其亲朋故旧、以及背后沈家一派的势力,却将这笔账牢牢记在了江琰和忠勇侯府头上。
沈府书房内。
“父亲!难道就这么算了?”沈知鹤次子沈宏年轻气盛,忍不住愤然开口。
“那江琰小儿,不过侥幸得逞,竟让我沈家损兵折将!依孩儿看,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他不是有个未婚妻是杭州苏家的吗?一介商贾,蝼蚁一般,寻个由头捏死了,断他一条臂膀,看他还能否如此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