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路见不平的阿左”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潘金莲武大郎,剧情主要讲述的是:《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北大精英一朝穿越,竟成潘金莲。她撕碎命运剧本,以炊饼起家,用现代商业智慧构建北宋商业帝国。打虎英雄武松是她的最强IP,风流西门庆成了她的商业利刃,浪子燕青化身情报首领。当金戈铁马踏碎山河,她以商止战,用经济掌控天下棋局。看传奇女子如何挣脱枷锁,在男人主导的世界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史新章。...
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 阅读精彩章节
她又对武松道:“二郎,殿前司关系京城安危,你要尽快掌握实权。特别是要注意董贯旧部的动向。”
武松点头:“我明白。”
是夜,潘金莲独自在灯下书写新政条陈。她要推行的,不仅是漕运改制,还有盐铁专卖、商税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这些在现代看来平常的政策,在这个时代却是石破天惊。
写到深夜,她忽然觉得一阵眩晕。这些日子劳心劳力,便是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
一双温暖的手扶住她,武松不知何时来到身后。
“嫂嫂该休息了。”
潘金莲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忽然觉得无比安心。在这个充满算计的朝堂上,唯有这个汉子,是她可以完全信任的。
“二郎,若有一日,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会恨我吗?”
武松沉默片刻,轻声道:“不会。”
“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嫂嫂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你的道理。”
潘金莲心中一酸,几乎要落下泪来。她何其有幸,能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遇到这样一个知己。
窗外,秋月正明。新的权力之路已经开启,而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
但潘金莲知道,只要武松在身边,她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气。
这大宋的江山,终将因她而改变。而她和武松之间那份超越世俗的情感,也将在风雨中愈发坚贞。
腊月里的东京城银装素裹,潘金莲坐在三司衙门的值房里,面前堆着半人高的账册。炭火烧得正旺,她却觉得心底发寒——大宋的财政,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
“去岁国库岁入八百万贯,军费开支就占去五百万。”她合上最后一本账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各地府库空虚,边军欠饷已达半年之久。”
武松立在窗前,望着庭院中纷飞的大雪。他新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不过月余,已经清理了三个董贯旧部。可禁军中暗流涌动,比明刀明枪的江湖更加凶险。
“昨日西北军送来急报,又有士兵哗变。”他声音低沉,“若是军饷再不能到位,恐怕...”
潘金莲起身踱步,狐裘曳地,在青砖上划过细微声响。穿越至今,她第一次感到如此沉重的压力。这大宋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巨舰,而她必须想办法让它继续航行。
“新政必须立即推行。”她停步,目光坚毅,“先从盐政开始。”
大宋盐政积弊已久,官盐价高质劣,私盐泛滥。潘金莲提出的新盐法,是允许商贾凭引贩盐,官府只收取盐税。这在现代看来平常,在当时却是动摇国本的大变革。
果然,新政一出,朝野哗然。
这日大朝会,文德殿内火药味十足。以参知政事章惇为首的守旧派群起攻之,言辞激烈。
“盐铁专卖乃祖宗成法,岂容轻易更改!”章惇须发皆张,“女子干政,本就有违礼法,如今更要动摇国本,其心可诛!”
潘金莲立在玉阶下,面色平静。待众人说完,她才缓缓开口:
“章相可知,去岁官盐收入几何?”
章惇一怔:“约...约二百万贯。”
“那章相又可知,去岁民间私盐交易额几何?”潘金莲不等他回答,自问自答,“至少八百万贯!若是改为盐税,按三成征收,可得二百四十万贯。既增加了国库收入,又平抑了盐价,让百姓得益。章相以为如何?”
章惇语塞,面红耳赤。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潘大人好算计。可若是商贾垄断盐市,囤积居奇,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