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周叔是现代言情《古籍师的系统逆袭路》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骑猪戏嫦娥”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普通古籍修复师林砚,在 “翰墨斋” 工作室过着平凡日子,却因偶然接触清代古画,意外绑定 “古籍灵韵系统”。面对业界质疑与棘手修复任务,他凭借系统解锁的灵韵感知能力与独特修复手法,不仅成功修复珍贵古画,打破他人轻视,更在古籍修复的日常中,逐步揭开灵韵背后的秘密,开启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顶尖的逆袭之路,演绎一段融合都市烟火与玄幻色彩的成长传奇。...
免费试读
夕阳透过展厅的玻璃幕墙,洒在 17 件灵韵文物上,淡青色、蓝色、金色的灵韵在夕阳下缓缓流动,仿佛在为林砚的新旅程祝福。他知道,灵韵传承没有终点,只要文脉还在延续,他的守护就不会停止。
“汉代丝路灵韵竹简,我来了。” 林砚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坚定与期待,朝着新的文化守护征程走去。
收到张院士消息的第二天,林砚就带着灵韵探测仪、应急修复工具和 “灵韵保温箱”,登上了前往新疆的航班。此次考察队除了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邀请了新疆当地博物馆的考古专家阿依古丽 —— 她世代居住在古城遗址附近,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
飞机降落在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后,考察队换乘越野车,朝着古城遗址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景色从城市逐渐变为戈壁,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偶尔能看到几丛耐旱的骆驼刺,在风沙中顽强地生长。
“林队长,我们要去的古城叫‘楼兰遗城’,是汉代丝路北道的重要驿站,几十年前曾出土过少量汉代竹简,但因为环境恶劣,大部分竹简都已碳化。” 阿依古丽拿着一张泛黄的考古地图,指着上面的标记说,“这次发现疑似灵韵竹简的地方,是遗址东侧的一座佛塔废墟,上个月的暴雨冲垮了部分墙体,才露出了藏在砖块下的竹编容器。”
叮!触发主线新任务:完成楼兰遗城佛塔废墟的考古发掘,提取汉代丝路灵韵竹简,进行应急灵韵修复,防止竹简进一步碳化。任务奖励:积分 2500,“竹简灵韵修复” 专属技能,解锁 “汉代丝路灵韵研究” 专项权限。
经过六个小时的车程,考察队终于抵达楼兰遗城遗址。古城的城墙早已风化,只剩下半截土黄色的残垣,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诉说着千年的丝路往事。佛塔废墟位于古城东侧,墙体坍塌处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灵韵探测仪的屏幕上,正闪烁着微弱的淡褐色灵韵信号 —— 这是汉代竹简特有的 “竹木灵韵”。
“大家小心,洞口周围的土壤很松散,容易发生坍塌。” 林砚让队员们用加固支架固定住洞口,自己则穿上防护服,带着微型手电筒和灵韵探测仪,率先钻进洞口。洞口内空间狭小,只能容一人弯腰前行,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气息,夹杂着一丝淡淡的竹木腐朽味。
走了大约十米,前方出现一个宽敞的墓室,墓室中央的地面上,放着一个破损的竹编容器,容器内整齐地码放着数十枚竹简 —— 竹简通体呈深褐色,部分竹简的表面还能看到模糊的墨书文字,灵韵探测仪显示,这些竹简的 “竹木灵韵” 虽微弱,但核心灵韵尚未消散,仍有修复的可能。
“找到了!” 林砚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小心翼翼地将竹编容器捧起,放入随身携带的 “灵韵保温箱”—— 箱子内的恒温恒湿环境,能暂时稳定竹简的灵韵,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碳化。
就在他准备离开墓室时,灵韵探测仪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屏幕上的淡褐色灵韵信号开始快速减弱。“不好!竹简的灵韵在加速流失!” 林砚立刻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拿出 “灵韵急救剂”,用微型棉签蘸取少量药剂,轻轻涂抹在竹简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