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古籍师的系统逆袭路》是作者“骑猪戏嫦娥”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林砚周叔,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普通古籍修复师林砚,在 “翰墨斋” 工作室过着平凡日子,却因偶然接触清代古画,意外绑定 “古籍灵韵系统”。面对业界质疑与棘手修复任务,他凭借系统解锁的灵韵感知能力与独特修复手法,不仅成功修复珍贵古画,打破他人轻视,更在古籍修复的日常中,逐步揭开灵韵背后的秘密,开启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顶尖的逆袭之路,演绎一段融合都市烟火与玄幻色彩的成长传奇。...
免费试读
离开伦敦前,戴维斯馆长特意为林砚举办了送别晚宴。席间,他举杯说道:“林先生,您用灵韵技艺不仅修复了文物,更修复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期待明年在中国的收官展上,我们能共同见证丝路文脉的完整回归。”
林砚举起酒杯,与各国博物馆代表碰杯:“收官展不仅是联合展的终点,更是全球灵韵文化交流的起点。未来,我们将通过跨国研究联盟,让灵韵传承成为守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纽带。”
飞机从伦敦希思罗机场起飞时,林砚看着窗外渐渐缩小的城市轮廓,指尖轻轻触碰灵韵传承图谱 —— 图谱上,海外 5 件灵韵文物的标记与国内 12 件文物的标记已形成完整的连线,宛如一条跨越山海的灵韵纽带。他知道,再过一个月,这条纽带就将在祖国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璀璨的文脉光芒。
“回家,准备收官展。” 林砚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期待。飞机穿过云层,朝着东方飞去,仿佛带着全球的灵韵共鸣,奔向丝路文脉的最终家园。
当林砚乘坐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时,停机坪上早已铺好了象征 “文脉回归” 的红地毯。张院士、老周以及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齐聚于此,手里捧着用丝绸包裹的 “灵韵传承纪念牌”—— 这是为表彰林砚在跨国文物修复与灵韵传承中的贡献特别定制的,牌身刻着 “丝路文脉守护者” 七个篆字,还镶嵌着一小块来自唐代残卷的灵韵载体碎片。
“小林,欢迎回家!” 老周上前接过林砚的背包,眼眶有些泛红,“‘翰墨斋’的同事们都盼着你回来,还特意为你准备了庆功宴。”
林砚接过纪念牌,指尖触到牌身的灵韵碎片时,一股熟悉的淡青色灵韵缓缓流淌,与他体内的灵韵相互呼应。叮!触发主线终章任务:主持 “丝路灵韵文物联合展” 国内收官展,完成 “全球灵韵大共鸣”,推动唐代《金刚经》残本等海外文物正式启动回归流程,开启灵韵传承新使命。任务奖励:积分 3000,灵韵传承终极称号 “文脉守护大师”,解锁 “灵韵文明交流” 全球权限。
距离收官展开幕还有五天,林砚立刻投入到最后的筹备工作中。国家博物馆的中央展厅已焕然一新,12 件国内灵韵文物与 5 件海外参展文物按照 “丝路时空轴” 依次陈列 —— 从西周的 “青铜丝路鼎” 开始,到唐代《金刚经》残本、宋代瓷板文书,再到明代珐琅鼎,最后以清代的 “丝路贸易账本” 收尾,完整呈现了丝路文脉的千年传承。
展厅中央搭建了一个圆形的 “灵韵共鸣台”,17 件文物的灵韵传感器都连接到这里,只需林砚启动指令,就能实现 “全球灵韵大共鸣”。在互动体验区,工作人员还设置了 “灵韵修复小课堂”,观众可以在专业修复师的指导下,用简化版的灵韵工具体验古籍修复的基础流程。
开展前一天,林砚邀请张院士、老周以及参与联合展的各国博物馆代表提前参观。当他启动灵韵共鸣台时,17 件文物的灵韵同时爆发:淡青色的纸质灵韵、蓝色的海洋灵韵、金色的金属灵韵、土黄色的陶瓷灵韵交织在一起,顺着展厅顶部的投影设备,在穹顶上形成一幅动态的 “丝路文明全景图”—— 从长安出发的商队、航行在印度洋的福船、在西域交融的宗教艺术,一一在全景图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