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推荐完本小说_新热门小说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 - 执笔小说 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推荐完本小说_新热门小说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 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推荐完本小说_新热门小说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

执笔小说

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推荐完本小说_新热门小说堂前燕子不归来(陆承渊苏晚清)

《堂前燕子不归来》内容精彩,“钢筋水泥糖”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陆承渊苏晚清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堂前燕子不归来》内容概括:我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自甘下嫁给少年将军陆承渊。只因他说想凭自己的战功在朝堂立足,我便瞒着身份,说自己是父母双亡的孤女。陪他住简陋的房屋,过粗茶淡饭的日子。可成婚当日,他却带着一个青楼女子来到我面前。“阿瑶,这位是苏姑娘,昨晚为了救我不得已入了青楼,如今没了名声,我不能不管。”满座宾客哗然。我站在厅堂中央,听着外面传来的议论声,只觉得难堪。我看向苏晚清,她怯生生地垂着头,却在抬眼时飞快地朝我递来一个挑衅的眼神。我忽然笑了:“陆将军,报恩的日子有三百六十五天,你却偏偏选在我们新婚......

堂前燕子不归来

堂前燕子不归来 阅读最新章节


3

我刚走到金铺门口,就见里面的布局变了样。

原本挂着我喜欢的墨竹屏风被换成了牡丹刺绣,柜台后的掌柜也换了张陌生的脸,正陪着笑给苏晚清递首饰。

苏晚清手里拿着一支簪子,对着镜子比划,嘴角扬着得意的笑。

旁边的丫鬟开口道:“苏姑娘,这支簪子衬您的肤色,将军见了肯定喜欢。”

苏晚清眼角的余光瞥见我,故意提高声音:

“其实我也不是非要戴这些,只是将军说我近来身子弱,该戴些喜庆的东西。不像有些人,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还敢来金铺晃悠,真是碍眼。”

周围的客人闻声看过来,有几个常来的主顾认得苏晚清,小声议论起来:

“这不是陆将军的那位苏姑娘吗?听说将军疼她得很,早就把这金铺送给她打理了。那旁边的是谁啊?穿得这么素净,怕不是想攀附将军的野女人吧?”

“看那样子,怕是被将军拒绝了,来这儿闹事的吧!”

议论声越来越多,苏晚清脸上的得意更甚,转头看向我,假惺惺地说:

“沈姐姐,你也来买首饰?只是这金铺的东西都不便宜,你若是钱不够,我可以让将军帮你垫些,别客气。”

我看着她眼底藏不住的得意,淡淡开口:“钱够不够,就不劳费心了。倒是你,拿着别人的东西充大方,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苏晚清脸上的笑容一僵,像是没料到我会直接戳破,捏着帕子的手紧了紧:

“沈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这金铺是承渊送给我的,怎么就成别人的了?!”

我嗤笑一声,“陆将军倒是大方,连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敢往外送。只是不知道,他送你铺子时,有没有告诉你,这店铺的地契上,写的是谁的名字?”

周围的议论声顿了顿,有人好奇地看向苏晚清,显然也听出了不对劲。

苏晚清脸色白了几分,强撑着反驳:“你胡说!承渊怎么会送我不属于他的东西?肯定是你见不得我好,故意编造谎话!”

我没再跟她争辩,只淡淡勾了勾唇角。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陆承渊提着一个药包走了进来。

他一进来就直奔苏晚清身边,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柔声问:

“晚清,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

苏晚清立刻红了眼眶,指着我,声音带着哭腔:

“将军,我好心问沈姐姐要不要帮忙,她却瞪我,还说这金铺是她的……我知道我不该占着将军给我的铺子,可我……”

陆承渊顺着她的手指看向我,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快步走到我身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警告:

“沈瑶,你别闹了!晚清身子弱,受不得气,这店铺我已经送给她了,你赶紧给她道歉,然后去后院把这副药煎了。”

我看着他,只觉得荒谬:

“陆承渊,你让我把自己的铺子让给她,还要我给她道歉、给她煎药?”

“你小声点!” 他皱起眉头,语气不耐烦,“晚清的身份经不起别人议论,你就不能懂事些?不过是一间铺子,你至于揪着不放吗?!”

周围的议论声更大了,有人指着我嘲讽。

“这姑娘看着穿得素净,怎么一直没完没了的,没看见将军和苏姑娘感情好吗?”

“就是,两年前我就见苏姑娘和陆将军经常出入这个铺子了,这女人怕不是故意缠着陆将军,想插一脚吧?”

“依我看,她就是见不得人家好!想毁了别人的日子,真是不要脸!”

我只冷冷地看着陆承渊,他明明听见了那些嘲讽,却连一句辩解都没有。

陆承渊将药包塞到我手中,叹了口气:

“你先去后院,就当避避风头了。”

我捏着那包还带着余温的药材,轻笑了一声,缓缓将手抬到半空。

手腕一松,药包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陆承渊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底不耐烦:“你!沈瑶,你非要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甘心吗……”

他的话还没说完,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侍卫整齐的脚步声。

一个穿着玄色锦袍的男子走了进来,他目光落在我身上,声音清朗:

“公主,这是你要的这家店铺的房契。另外,臣备好的十八台聘礼,此刻就在门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