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完整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 - 执笔小说 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完整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 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完整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

执笔小说

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完整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执念彼岸花沈念沈望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执念彼岸花》,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在闭塞的石坪村,被拐卖的沈念过着被丈夫王老五打骂的屈辱生活,唯一的支撑是寻找失散的弟弟。沉默寡言的农机技术员陈砚之的出现,如微光点亮她的日子——他默默帮她提水、送药、递干粮,两人暗生情愫,却因身份悬殊和流言蜚语而小心翼翼。孤苦的哑女阿禾让沈念看到更悲戚的命运,两人相互慰藉。爱慕陈砚之的林秋月则不断阻挠,加剧了沈念的顾虑。村里张春燕失踪、寻人启事被撕等事,让他们窥见封闭环境下的人性挣扎。陈砚之始终为沈念、阿禾提供庇护,递来的柴刀与药品,更是对抗命运的勇气。沈念逐渐觉醒,不再隐忍,与陈砚之在扶持中加深情感。他们能否挣脱困境,寻得光明与自由,成为这段绝境中生长的生命之歌的核心悬念。...

执念彼岸花

阅读最新章节


沈念攥着那把柴刀往回走时,露水已经打湿了裤脚。刀刃上还沾着芦苇的碎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握柄处被陈砚之的手捂得温热,传到她掌心,像团不会熄灭的火。

走到村口老槐树下,看见张婶正蹲在碾盘边哭,肩膀一抽一抽的,手里攥着春燕留下的那双鞋垫,针脚被眼泪泡得发涨。张木匠蹲在旁边抽烟,烟锅在黑暗里一亮一暗,像只眨着的眼。

“婶,”沈念把柴刀靠在树桩上,递过去竹筐,“春燕留了东西。”

张婶掀开棉袄看见字条,哭声忽然停了,手指哆哆嗦嗦摸着“上海”两个字,像是不认识,又像是看了一辈子。“这丫头……”她喃了句,忽然把鞋垫往怀里一揣,“我就知道她不是跑丢的,她长本事了,敢往大地方闯了……”

张木匠磕了磕烟锅,声音哑得像磨过砂纸:“让她去。咱这巴掌大的村子,确实留不住她。”他起身时踉跄了一下,沈念赶紧扶他,却被他摆手推开,“我没事,去给她收拾点衣裳,托王麻子下次捎去。”

沈念看着他们相扶着往家走,张婶还在念叨“上海冷,得带件厚棉袄”,张木匠嗯嗯应着,烟锅的火光在巷口晃了晃,像颗摇摇晃晃的星。她捡起柴刀往家走,刀刃划过地面的石子,发出“沙沙”的响,倒像是春燕在跟她说话。

刚到院门口,就看见陈砚之蹲在石阶上,手里拿着块磨刀石,正慢悠悠磨着那把柴刀。月光落在他背上,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株沉默的树。

“怎么还没走?”沈念推开篱笆门,木轴“吱呀”一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看你没带灯,怕你摸黑摔着。”他抬头笑了笑,把磨亮的柴刀递过来,“刃开好了,以后夜里走夜路,带着踏实。”

沈念接过刀,指尖碰到刀刃,凉得像冰,却比刚才更沉了些——他竟把刀身磨得更薄,却在握柄处缠了圈布条,刚好能嵌进她的掌心。“你磨了多久?”

“没多久。”他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王麻子说,春燕托他往家寄信时,总问村里的事,问你教她认字的事。”

沈念心里一动。去年冬天,春燕总借着补衣裳来她家,其实是想学写字,说“万一哪天走出去,得认识路牌”。她当时还笑她“女孩子家认那么多字干啥”,现在才懂,那支被春燕攥得发潮的铅笔,早就在心里画好了远方的地图。

“她还问起你。”陈砚之忽然说,“问你上次说的那本《上海见闻录》,能不能借她看。”

沈念想起那本书被她压在箱底,纸页都泛黄了。去年借给春燕时,她看得整夜不睡觉,把不懂的字圈出来,天亮了就跑来问。“等她来信,我寄给她。”

陈砚之嗯了声,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个木柄,上面刻着朵小小的芦苇花。“给刀配的,”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上次看你握刀时手滑。”

沈念把木柄套在刀上,大小正好,芦苇花的纹路抵着掌心,暖烘烘的。她忽然想起小时候,爹教她用柴刀劈柴,总说“刀是护人的,不是吓人的”。那时不懂,现在握着这把缠了布条、刻了花的刀,忽然就懂了——真正能让人踏实的,从来不是刀刃的寒光,是握着刀时,背后有人给你磨刃、给你刻花的温度。

“你明天要去镇上?”沈念问。陈砚之每周三都去镇上给供销社修农机,顺便给她带些识字课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