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现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婆母一怒,状元夫君跪求复合》,这是“江九疑”写的,人物三郎秦桂香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刚熬成婆母,以为能享清福,结果儿子一朝高中,竟要甩了她这个亲娘,还要把儿媳贬为妾!更离谱的是,这儿媳身份不简单——流落民间的公主!她当场炸了,直接杀去府城,拍桌放话:儿子爱滚哪儿滚哪儿,儿媳必须给我抱紧了!谁知道这被传“性子泼辣”的婆母,反倒成了儿媳的靠山。出主意开书斋,一起写话本,把人宠得无法无天。后来夫君被侯府贵女盯上,要抢人当状元郎,恢复记忆的儿媳冷笑:抢啊,夫君爱谁谁,她婆母必须留下!...
婆母一怒,状元夫君跪求复合 在线试读
“你们这刚回家,我们就不带家里皮小子上门叨扰了,有空上家来玩……”
来抓孩子回家的乡邻,许久没见着秦桂香,与她热闹寒喧几句,便拎着嚼糖吃的娃各自归家了。
听到动静,大郎二郎带着各自媳妇儿,还有裴书珩小妹出来相迎。
喊娘的喊娘,缠着她喊奶的喊奶,还有喊三弟弟妹,喊三叔婶婶的各种声音交杂,吵得秦桂香一阵脑门子疼。
得知这次返乡摆宴,他娘和三弟弟妹又是蹭了沈神医马车回来。
帮着从马车上搬完东西,大郎赶紧喊住沈神医。
“一路舟车劳顿,有劳沈叔。”
“家里娘子简单备下几个菜,还请沈叔留下来吃顿便饭。”
“便不了吧!”
沈神医想着是裴家团圆的日子,他一个外人凑热闹不合适。
一路搭马车,跟沈神医已经熟识的裴三郎,知道沈神医有婉拒之意,忙上前留客。
“为家中之事数次劳烦沈叔,一路返乡又劳烦沈叔看顾我娘子。”
“家母说沈叔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还曾到过京城,侄儿赴京赶考一事,还劳沈叔指点。”
“家中备的粗茶淡饭,万望沈叔给个面子。”
沈神医原本想要图个清静。
迎上沈青鸾感激的目光,沈神医一时改了主意。
觉得留下蹭顿饭,也未尝不可。
他风趣的回应:“好吧,岂好折了沈解元面子……”
裴氏家族能出一个举人,除了裴书珩家中兄弟托举,裴氏族中也曾出过不少力。
裴书珩此次州府乡试夺得头名解元,拿到了州府奖励的二百两银子,为回馈族里乡邻,他拿出一百两银子捐赠族中。
用于族学,族中事务花费,以及祠堂修膳等。
因着要上香祭祖,将荣光祷告先人,为以示隆重,摆宴在祠堂外举行。
生怕沈青鸾吃亏,熟悉乡里诸事的裴大郎二郎媳妇,摆宴那日不曾出门前,便冲着沈青鸾嘱咐交代一番。
“弟妹,今日祠堂摆宴男女不同席,娘要忙着招呼客人,三弟要随族老上香祭祖。”
“一会儿到了祠堂,你跟在我和你二嫂后头。”
“得提前跟你说个事儿,屠户朱家那姑娘跟咱三弟其实没啥,不过是小时候一块儿的玩伴。”
“那姑娘小时候摔坏脑子,一直嚷嚷着要嫁三弟,尽爱缠着人疯疯癫癫说些胡话。”
“今日县尊大人及三弟的县里同窗都要上门来恭贺,娘和族里已经给朱家放过话,说让将人关起来,别扰了咱家摆宴,按说她是没机会出来闹腾。”
“但若是朱家的真关不住她,你见着了人可千万别当回事,她脑子不好使的。”
朱家那姑娘的事,娘在府城跟她提起过。
说是小时候磕坏头得了失心疯。
再说了他夫君长得好看,在府城进学也没少招蜂引蝶,深知裴书珩一身君子之风以及对自己的情谊,沈青鸾倒也不曾担心过。
“省得的,鸾娘听娘提起过朱家姑娘,年纪轻轻得了失心疯甚是可怜。”
沈青鸾温婉有礼道:“还劳大嫂二嫂提醒鸾娘。”
“这有啥嘛,咱们是一家人,这不是该做的嘛。”
裴大郎媳妇这么说。
裴二郎媳妇干脆亲亲热热挽上了沈青鸾。
“你跟在我和大嫂后头就行了,万不会出错。”
“若有那酸溜溜的姑娘小媳妇嘴碎,我跟大嫂自会给你怼回去,你是举人娘子,不好说重话,但我和大嫂跟咱娘惯会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