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之女求生!先破毒局再挖账册》是网络作者“Yo丶幺幺玲”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沈清辞画春,详情概述:我在剧痛中睁眼,身处古代宫殿,原身是失宠罪臣之女,因喝了贵妃所赠的酸梅汤中夹竹桃毒昏迷。我用银簪验出了毒,深知无凭无据难告状,决定等报仇时机。后来贵妃让我去侍疾,我带了东珠粉赴约,借泼粉点破她用夹竹桃投毒的事,恰逢皇帝到来,我借银簪证清白,获换住处。新住处枯井中,我发现了藏有扳倒贵妃父亲的账册与书信。最终晋封成为婕妤,却也看清了后宫的凶险。...
罪臣之女求生!先破毒局再挖账册 阅读精彩章节
张启看着遗诏上那熟悉的笔迹,双手颤抖着抚过“切记”二字,忽然伏在地上,声音哽咽:“臣……臣不敢。只是……只是臣担心陛下因此留下骂名……”
“朕的骂名,朕自己担着。”赵珩扶起他,语气缓和了些,“但沈氏的清白,朕必须护着。张御史是直臣,朕不怪你。但往后,若再有人以流言蜚语中伤贵妃,休怪朕不讲情面。”
张启叩首道:“臣……臣遵旨。”
殿内的气氛彻底松弛下来。吏部尚书出列笑道:“陛下圣明,贵妃娘娘贤德,实乃我大齐之福。臣提议,今日普天同庆,减免京畿之地赋税半年,以彰陛下与贵妃娘娘的仁德。”
“臣附议!”群臣纷纷附和,声音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赵珩看向沈清辞,眼中带着笑意。沈清辞回望着他,忽然觉得那凤冠也不似方才那般沉重了。她知道,从今往后,无论遇到什么风雨,身边这个人都会为她撑起一片天。
大典结束后,赵珩牵着沈清辞的手走出太和殿。宫道两旁的海棠树不知何时开满了花,粉色的花瓣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落在他们的肩头和发间。
“累了吧?”赵珩停下脚步,替她拂去落在凤冠上的花瓣。
沈清辞摇摇头,轻声道:“不累。只是觉得……像做梦一样。”
“不是梦。”赵珩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一吻,“从今日起,你是朕的贵妃,是这大齐最尊贵的女子。”
他们沿着宫道慢慢走着,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沈清辞忽然想起什么,问道:“那三位为我作证的老太监和宫女,陛下打算如何安置?”
“朕已经让人在京郊给他们置了宅院,赏了良田,让他们安度晚年。”赵珩笑道,“你呀,总是想着别人。”
沈清辞低下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忽然笑了。阳光透过海棠花的缝隙落在她脸上,温暖而明媚。她知道,属于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册封后的第三日,沈清辞按照惯例,去给宫中的太妃们请安。她穿着一身海棠色的宫装,头上依旧簪着那支玉簪,只是裙摆上多了几处暗绣的凤凰纹,既不失贵妃的身份,又不显得张扬。
画春扶着她的手臂,轻声道:“娘娘,前面就是寿安宫了。李太妃和陈太妃都在里面等着呢。”
沈清辞点了点头。这两位太妃都是先帝的妃子,平日里深居简出,与世无争。但沈清辞知道,今日这趟请安,看似寻常,实则是宫中老人对她这位“新妃”的第一次审视。
刚走到宫门口,就见一位穿着墨绿色宫装的老嬷嬷迎了出来,笑着行礼:“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太妃们已经等您好久了。”
沈清辞扶起她:“嬷嬷客气了。”
走进正殿,只见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坐在窗边喝茶。左边的李太妃穿着杏色常服,手里捏着一串佛珠;右边的陈太妃则穿着宝蓝色宫装,正拿着绣绷绣着什么。
“臣妾给两位太妃请安。”沈清辞依着宫规行礼。
李太妃放下佛珠,打量了她半晌,忽然笑道:“起来吧。早就听说陛下册封了新贵妃,今日一见,果然是个标致的姑娘。”
陈太妃也放下绣绷,笑着说:“快过来坐。我这老婆子眼睛不好,看不太清,你走近些让我瞧瞧。”
沈清辞依言走到她们身边坐下。陈太妃拉住她的手,细细摩挲着:“好,好。这手一看就是有福的。”她忽然叹了口气,“说起来,你入宫那年,我还见过你一面呢。那时你穿着素色的衣服,在御花园里看书,安安静静的,像株刚抽芽的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