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双穿一个搞钱一个掌权,顺便恋爱》,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林砚沈惊寒,故事精彩剧情为:当现代外卖总监林砚与金融系天才沈惊寒同时穿越至大明朝,一个沦为好吃懒做的市井流民,一个成为臭名昭著的纨绔贵胄。两人在科举与商道的双线逆袭中,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逐渐成为生死与共的盟友。林砚以\...

在线试读
一
州府的冷链仓库里,林砚正蹲在地上,看伙计给新到的冰块裹稻草。白花花的冰块冒着寒气,把周围的空气都染得冰凉,与外面湿热的江南天气形成两个世界。
“老板,这批冰窖的冰真顶用!”王二柱擦着汗,脸上却带着笑,“昨天送的鲜鱼,到了客户手里还带着冰碴子,人家特意送了块牌匾,说咱们‘赛过活鲜船’!”
林砚拿起块碎冰,贴在额头上降温:“这算啥,等咱们把冰窖扩建了,冬天存的冰夏天用,夏天的果子冬天卖,那才叫本事。”他心里盘算着,冷链运输要是能铺开,北方的皮毛、南方的鲜果都能通过外卖队流通,这生意可就大了去了。
正说着,李狗子跑进来,手里挥着张纸条:“老板,那个山羊胡又在打听咱们的事!刚才他去问张记酒楼的掌柜,说想入伙咱们的外卖队,给十倍的价钱!”
“入伙?”林砚把冰碴子扔在地上,嗤笑一声,“他是想当卧底吧。”苏家派来的人,怎么可能真心入伙,无非是想摸清外卖队的底细,好找茬子。
“那咱们咋办?”李狗子紧张地问,“要不要把他赶出去?”
“不用。”林砚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他想打听,就让他打听。咱们的账本清清白白,会员制度明明白白,他要是敢动手脚,州府的百姓第一个不答应。”他顿了顿,“你去告诉张掌柜,就说合作可以,但得按咱们的规矩来——入股份额最多三成,决策权还得在咱们手里,让他自己掂量。”
李狗子眼睛一亮:“老板,您这是要给他下套啊!”
“是请君入瓮。”林砚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他要是敢答应,就得按规矩来,想搞小动作都难;要是不答应,就显得他没诚意,往后再想找借口就难了。”
果然,没过多久,李狗子就跑回来报告,说山羊胡气得吹胡子瞪眼,摔了酒楼的茶杯,骂骂咧咧地走了。“掌柜的说,那老小子准是没安好心,还说以后咱们外卖队的事,他都站咱们这边!”
林砚心里松了口气,看来这州府的商户,已经把外卖队当成了自家人。他走到仓库门口,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忽然想起沈惊寒。不知道他在京城,是不是也像自己这样,一边应付麻烦,一边还得往前冲。
二
京城的雪,比州府来得早。沈惊寒站在国子监的廊下,看雪花落在梅枝上,簌簌地响。手里捏着本《会试策论精选》,却半天没翻一页——脑子里全是李言昨天说的话:苏家在江南的动作没停,那个叫林砚的商户,怕是要遭殃。
“沈兄,大冷天的站在这看雪,不怕冻着?”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是同科中举的柳文轩,手里还抱着个暖炉,“快进屋吧,王博士要讲前几科的考题了。”
沈惊寒跟着他走进屋,炭火盆里的火正旺,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王博士讲得唾沫横飞,说会试最看重“经世济民之才”,举了不少前几科的例子,其中就有一个因“商税改革策”得了探花的。
沈惊寒听得格外认真,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商税改革,这不正是林砚在做的事吗?把零散的商户组织起来,统一管理,既方便了百姓,也利于税收,比朝廷一味地增税要高明多了。他忽然有种冲动,想把林砚的做法写进策论里,又怕太标新立异,惹考官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