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抗战我在亮剑当军火商》,这是“我想吃橙子”写的,人物李峰孙德胜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军火商系统 抗战 亮剑 后勤流骑兵连长孙德胜:李参谋,用T-34坦克打小鬼子的豆丁坦克,真痛快啊!就是数量有点少。李峰:别着急,还有二百辆虎式坦克正在路上。炮手王承柱:这他娘的意大利炮真够劲,轰的小鬼子哇哇叫。李峰:意大利炮真够劲?那你是没见过460毫米舰炮。李云龙:李参谋,我这一个团都快一万人了,再多就放不下了。李峰:那咋了?兵团也是团。码人就完了。小鬼子哭诉道:对面的八路是怎么回事?火力比我们......
阅读精彩章节
“哒哒哒!”张庄据点内,枪声接连不断,声音连几里地之外都能听到。
“有枪声!是张庄据点。”
“快,加快行军速度。”与此同时,正在向张庄据点急行军的李云龙部也听到了枪声,经验丰富的李云龙立刻意识到这是张庄据点内部出了问题。
“王承柱,给我开炮,狠狠的轰这群狗娘样的。”来到张庄据点后,李云龙果断选择大炮开路。
“是!”
在接到命令后,王承柱立刻带人安置迫击炮,随后瞄准射击一气呵成,一口气的功夫便有至少两枚迫击炮弹砸在了张庄据点内部。
突如其来的炮击打蒙了据点内的鬼子,此刻他们正专心镇压中国战俘的叛乱,却没想到外面竟然也出现了中国军队。
“吹冲锋号!给我冲!”
“杀鬼子!”
两轮炮击之后,李云龙果断命令道。他还需要把那个叫魏大勇的人救出来交给李峰呢,可不能乱炸一通,另外,据李峰所说据点内还有上百名中国同胞。
“嘟嘟嘟!嘟嘟嘟!”伴随着冲锋号响起,上百名独立团战士宛如潮水一般冲进了张庄据点内。
面对内外夹击,小鬼子们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很快便被独立团战士突破了防线。
“狗日的小鬼子,去死吧!”
冲在最前面的是独立团副团长孔捷,他手持大砍刀,手起刀落,狠狠的将一名山本特工队士兵砍翻在地。
“兄弟们,我孔捷为你们报仇了。”孔捷红着眼睛一边怒吼一边接着用力砍鬼子。
血债必须要用血来偿还,这是最基本的法则。
伴随着独立团的猛烈进攻,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战斗便已经结束。
独立团的战士们开始打扫战场,至于李云龙则站到了高处,用他独特的大嗓门开始叫道:
“谁是魏大勇?赶紧出来,我们是八路军独立团,特意来营救你。”
刚刚击杀小鬼子教官的光头大汉就是魏大勇,此时他也非常吃惊地听到李云龙的喊话。
“这些八路军是来救自己的,这怎么可能?我可从来没有结识过八路军的人。”
“会不会有诈?”
此时的魏大勇内心十分慌乱,各种各样的阴谋论涌上心头。
随后他笑了笑,自嘲地说道:“地上被击毙的鬼子都是真的,再说自己一个穷光蛋也没啥被别人惦记的东西,外面再差也比在这里当俘虏强。”
魏大勇想通了这些,连忙高声回复李云龙:“这位八路军长官,俺就是魏大勇。”
说完后,魏大勇就从角落中出来,走到李云龙身边。
李云龙看见有人应答他的话,且走到自己的跟前,于是立马打量起眼前的人。
好一位虎背熊腰,高大威猛的好汉,真是个天生的战士。
这就是李云龙与他传奇警卫员魏大勇的第一次见面,却成为他们一辈子生死兄弟的开端。
直到多年以后,魏大勇被共和国授予上校军衔。
在魏大勇步入垂暮之年,作为抗战传奇老兵接受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魏大勇,他第一次见李云龙上将时是什么感觉。
只听见老人家原本昏昏欲睡的神态顿时变得踔厉风发,眼神变得锐利无比,然后一直盯着远方。
过了许久,老人家才慢慢讲起那段惊心动魄的峥嵘岁月:
那时的我因为受伤被俘,伤还没好,就被小鬼子逼着与山本特工队进行决斗。
和平年代出生的你们可能不知道,那时的日本鬼子是非常凶残且狡猾,决斗前饭都不让我们吃饱,身上的伤也不给我们治好。
然后直接把我们这些战俘拉到操场上进行决斗,这根本不是决斗而是屠杀,我们只是小鬼子训练杀人技巧的工具。
说到这,老人的情绪非常激动,同时剧烈地咳嗽起来,记者也在一旁帮忙拍了一会老人家的后背才缓过来。
只见魏大勇不由得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老了,我是彻底老了,想当年……”
英雄迟暮,美人白头,皆是人世间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不过魏大勇马上反应过来,他好像跑题了,于是连忙接着说道:
我虽然是少林和尚出生,手上的功夫也不弱。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猛虎不敌群狼,当时周围全部是鬼子,就算我单挑杀了那个小鬼子队长,也根本逃不出去。
正当我处于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李团长也就是后来的李云龙上将,我一直叫他团长,早已经习惯。
李团长率领独立团的战士们攻破了这个鬼子据点,而且还是特意过来营救我的。
当时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这个人比较认死理,当场就认定李团长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恩人。
此后风里来火里去,我们俩生死与共。
我替李团长挡过子弹,李团长也多次替我挨过上级的处分。
用李先生的话来说,我们俩算是“刎颈之交”。
李先生每次说话都是文绉绉的,跟赵刚政委一样,我是个粗人,一直也没有弄明白是啥意思。
听到这里,记者从老人家的话语中发现一个重要人物,连忙追问道:“老人家,你口中的李先生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主要是做什么的。”
听到记者的话后,魏大勇那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立刻瞪大了起来,他本能的进入了作战姿态,其气势骇人无比,让人不禁回想起他当年的铁血风采。
许久后,魏大勇才开口:“李先生的名字和事迹已经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在战争年代所有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签了保密书,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违者以叛国罪论处。”
“不过知道李先生事迹的人大部分已经离世,我因为从小习武的原因所以活得比较久。等我走了以后,估计李先生的这段往事就会封存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解密。”
魏大勇一边说着一边用他历经沧桑的眼神望着前方,好像在怀念自己敬爱的兄长,又好像回到了当初峥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