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乱世投资:从押注犯人开始!》,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贺奔曹操,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笑看秋月与春风”,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一位深谙投资之道的现代人意外来到风云激荡的乱世,我坚信真正的智慧是发掘潜力股,成为初创团队的核心。在众多豪强中,我看中了一位正遭通缉、处境艰难的将领,决定将自己全部的家当押注在这个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人身上。面对这位体弱的年轻人变卖祖产、孤注一掷的举动,那位被追捕的将领震惊不已。在这个人人自保的时局,竟有人愿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他,这不是一时冲动的赌注,而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早期投资。我要用自己的全部筹码,换取在未来那个强大势力中“第一号合伙人”的身份,在这动荡的时代为自己谋得最稳固的立足之地。...

乱世投资:从押注犯人开始! 精彩章节试读
想到这里,曹操也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起。
贺奔这一招,诛心啊!
……
此刻的曹操还停留在“贺奔贤弟千里之外,为我剪除吕布羽翼”的初级阶段,他压根没想到贺奔还生了要收复张辽、高顺,为他曹操效力的念头。
主要是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张辽、高顺,何许人?那可是吕布麾下核心将领——呵呵,核心将领,说“卖”就“卖”。
论名望、能力,张辽、高顺都是俱佳。
他们今日虽遭吕布背叛,心寒齿冷,但这就意味着他们会转头效忠昨日还是敌人的曹操吗?
在曹操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猛虎虽伤,犹有山林之志。
军人,要有骨气!
就像张辽、高顺这样的良将,心中自有傲骨,岂会轻易改换门庭?
在曹操看来,能将他们囚禁起来,避免其为吕布所用,已是大功一件。
若能劝降自然最好,若不能劝降,为了以防万一,或许最终也只能……
想到这里,曹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色。
乱世之中,不能为我所用者,尤其是此等大才,若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他正思忖着该如何处置这烫手的“战利品”,帐外突然传来黄忠的声音。
“曹将军,黄某求见。”
“汉升来了?快请进!”曹操收敛心神,站起来迎接。
黄忠掀帘而入,神色依旧沉稳,走到曹操面前,朝着曹操行礼之后,便从怀中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锦囊。
这个锦囊,是黄色的,上面清晰地绣着一个字——“楚”。
韩赵魏楚燕齐……哦,这是第四个!
曹操的目光瞬间被锦囊吸引,呼吸都为之一滞。
“楚”字锦囊!这么快?!
他本以为要等到更关键的时刻才能见到这个锦囊,没想到贺奔的谋划竟如此环环相扣。
只见黄忠双手将锦囊呈上,沉声道:“先生有命,待‘魏’字锦囊事毕,张辽、高顺二人入营之后,便将此‘楚’字锦囊,交予曹将军。”
曹操深吸一口气,接过这尚带着黄忠体温的锦囊,感觉自己的指尖都有些发烫了。
这锦囊里写的是什么?
是关乎虎牢关战局?
还是联军内部的动向?
曹操毫不犹豫地拆开锦囊,取出里面的纸条。
纸条上的字迹依旧是贺奔那略显孱弱却风骨嶙峋的笔体。
“孟德兄,见字如面。”
“张辽、高顺,皆世之良将,请将此二人送回陈留,弟将替兄长收之。”
“得此二人,胜得十万雄兵。”
“切记,张高二人回陈留途中,不可押送,不可束缚。”
纸条上的字迹到此为止。
曹操抬起头看向黄忠:“汉升啊,疾之让我……将张辽、高顺二人送回陈留……”
一时间,曹操竟然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贺奔这大胆到近乎狂妄的计划。
将两名昨日还是敌军核心将领的“俘虏”,不是押送,而是“礼送”回自己的大本营?
还要让他们“自愿”前往?
而到了陈留,那个病恹恹的贺疾之,竟要亲自出面,替他收服这两头桀骜难驯的猛虎?
这……这可能吗?
可是贺奔既然已经托付此事,曹操便仔细想了一下此事该如何入手。
(本章完)
曹操在帐中来回踱步,将“楚”字锦囊的内容又反复看了几遍,
不可押送,不可束缚……
疾之贤弟啊,你这是要攻心么?
曹操喃喃自语,自语,随即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也对,要对付张辽、高顺这样的义士,确实要动一些心思。
张辽和高顺是败军之将……不,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更是被自己的主公抛弃的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