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考编而已,你竟悟出了天道?》是作者“吴总不会举重”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江澈陈翰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我,江澈,曾是修真界渡劫期至尊,却被逆徒背刺,一梦回到五百年前。长生路已断,我便换条路走,重修一条前无古人之路——《官场大道》!以《洞玄秩序经》为本命功法,炼化都市万千规则!洞悉规则→看穿人情世故的能量流转,拿捏人心!考公上岸→占据“政务中心”阵眼,成为信息枢纽,影响力x10倍!编织人脉→以“饭局”“茶话”为媒介,布下天罗地网,资源获取效率x100倍!起草文件→字字珠玑,句句为符,言出法随,文件流转速度提升十倍!别人升职靠背景,我升职靠“悟道”!当他们还在研究红头文件时,我已经看透了权力流转的“天地法则”!这一世,我不求长生,只求在这人间烟火中,一手缔造属于我的秩序!...

在线试读
这里不像是一个政府机构的临时办公室,更像是一个精密战争的指挥中心。
墙壁上挂满了巨大的图纸,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和线路。旁边,一块巨大的白板上,罗列着数百个“任务节点”,每一个节点后面都跟着负责人姓名、起始时间、和预估的完成时限。
大部分节点,都已经被重重地打上了绿色的对勾。
李卫国,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正戴着老花镜,死死盯着一份管网压力测试数据。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那份光亮,却比办公室的灯管还要刺眼。
他身边的保温杯里,泡的不再是枸杞,而是浓得发黑的酽茶。
不远处的角落,王琳正戴着耳机,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干扰。她的十指在计算器和键盘上翻飞,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一份份关于工程尾款、物料结算、人工成本的报表,在她手中流水般生成、审核、归档,清晰得如同教科书。
而孙猴子,则叼着一根没点燃的烟,靠在窗边,一部手机接着一部手机地打。
“喂,环卫的老张吗?对,是我,猴子。明天早上六点前,安康街那边的建筑垃圾必须清走,一点渣都不能留!市容委的要来检查,别掉链子!”
“交通队的刘哥?我们这边收尾了,明天中午十二点,所有路段的临时交通管制全部取消。对,辛苦兄弟们了,改天请大家喝酒!”
曾经的“杂牌军”,如今却像一支运转精密的部队。
每个人都处在自己最亢奋、最高效的状态。
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那个坐在指挥中心最中央,安静得仿佛不存在的年轻人。
江澈。
他没有看图纸,也没有打电话,只是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敲打着一份文档。
文档的标题是——《关于海城市老旧城区综合治理模式的探索与总结》。
在江澈的“洞玄视界”中,整个供暖项目的收尾工作,不再是繁琐的杂事,而是一张巨大的、由数百个闪烁光点构成的秩序网络。
《洞玄秩序经》的本源气息在他识海中缓缓流转,将这张网络的所有逻辑、脉络、因果,都解析得清清楚楚。
哪个环节是瓶颈,哪个节点需要优先处理,哪两个人配合效率最高,哪个部门的审批需要提前疏通……
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了最直观的“秩序线”。
他要做的,不是去亲自连接每一根线,而是制定出这张网络的构建蓝图,然后将每一个节点的“权限”,精准地赋予最合适的人。
他将技术总成和施工验收的“权柄”,交给了渴望在退休前再铸辉煌的李卫国。
他将资金流转和审计监督的“权柄”,交给了精通此道并急于证明自己价值的王琳。
他将所有与“人”和“地面”相关的外部协调“权柄”,交给了人脉通达、渴望洗刷污点转正的孙猴子。
他甚至将宣传报道、舆情引导的“权柄”,交给了苏晴樱,让她与市委宣传部对接,将整个工程的正面效应最大化。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江澈要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胜利,而是一个团队的升华。他要用这场胜利,将这些被边缘化的“杂牌军”,彻底拧成一股属于他自己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组长!”
李卫国突然一声大喊,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他猛地站起身,手里的数据报告被他捏得发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