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余令狗爷的古代言情《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微微的薇”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乱世烽火起,天下皆反王!在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沌年代,想要活命?那就得比谁都狠,比谁都狂!他一睁眼,直接穿越到了这造反如潮的疯狂世界。那就别怪咱不客气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统统都得靠边站!一路砍瓜切菜,干翻各路反王,最后连八旗子弟也得瑟瑟发抖。看咱如何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登顶巅峰,对着那些曾经嚣张的奴儿们大喊:“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阅读最新章节
他有的是法子,只要眼屎大点的“乌香”,就能让烈妇变成绕骨柔,铁打的汉子变成鼻涕虫。
何况一个孩子呢?
(ps:乌香,就是鸦片,在明朝的时候由交趾等国传到大明,据说万历也沉迷乌香。)
老祖王森当年救过一只狐狸,狐狸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断自己的狐尾,传下异香妖术。
“闻香教”便因此得名。
据说闻到此香的人,会被迷惑而产生幻觉!
香主是内部人员,被教主赏赐有这个香,他知道那个香是什么香。
他身上就有,每日都闻,闻完了之后,飘飘欲仙。他真的见到了神佛。
“还查到了什么没有?”
“余员外是心善向佛之人!”
香主笑了,面色变得肃然了起来:
“阿弥陀佛,原来这孩子和我教有缘,这孩子是智慧福德之子。
明日我去问问余员外,愿不愿意把这孩子过继给大自在观世音菩萨。
保佑这孩子顺利长大,拥有智慧、聪明、健康与长寿!”
一名衙役走过,三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西安城墙最初为夯土结构,直到明代隆庆年间才在夯土城墙外侧包砖,改革开放初期,好多人把城墙的砖拿回去盖厕所去了。
修缮城墙的时候拿回来的一部分,现如今最古老的应该是新城广场靠近科技馆那一段城墙,秦王府城墙遗址,可见黄土,是原封未动的。)
余员外的烧已经退了,足足烧了三天。
人是缓过神来了,可病去如抽丝,虚弱的身子还得养几日才能好起来。
望着余令昨日带回来的粮食,余员外咧着嘴开心的笑了。
自己儿子就是厉害。
闷闷有些不开心,坐在沙盘前无精打采的练着字。
哥哥去忙了,并没带着她,她有点闹脾气。
其实也不是余令不带着她。
淤泥里的各种尸体把余令吓到了。
闷闷还小,余令特别害怕突然爆发了瘟疫。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可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谁忽视它,那就得用命来偿还。
自己是在死人堆里爬起来了,要说死怕是早死了,没死说不定身上有了抗体。
闷闷可没有经历过那种日子。
她不能有一丁点损伤。
这是余令对着枣树立下的誓言,这辈子闷闷必须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厨娘见老爷起来了,气色比昨日好了很多,她开心的笑了。
小心的摸了摸衣角,感受着那坚硬的触感。
她的笑更美了。
少东家人就是厉害。
别人家去干活怨声载道,忙活一天拿回家一升器的糜子。
自己的少东家拿回家的可是银粒。
少东家人心善,给了自己一粒碎银,厨娘拿到后连夜给缝到衣裳里。
她是吃过苦的人,知道把钱藏在哪里最安全。
缝在衣角就很好,安全不说,遇上跑灾也不怕贼人惦记。
这可不敢随便花,真有困难这点东西就能救命。
太阳出来了。
厨娘捏了捏衣角,转身就把竹床搬了出来,摊上草席后就把昨日少东家弄回来的粮食给均匀的铺上去让太阳晒干水分。
这些粮食可不是余令贪污的。
这些粮食是库底最下面的粮食,里面乱七八糟的多,石头多,还受潮了。
工部的官员见余令这孩子手脚干净,还懂事,怜惜他这么小就出来,做主把这些都给了余令。
工部官员对于余令的年幼一点都不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