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八零四合院,我重当倒爷闯江湖》,现已完本,主角是陈卫民卫民,由作者“骑驴”书写完成,文章简述:1988年立春,我喝大酒醒来,竟重生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四合院。上辈子我抢了嫂子的接班名额,当倒爷时因误投国债血本无归,最终沦为保安,满是遗憾。这辈子我决心改写命运,先主动让出招工名额,还给摆摊的嫂子送饭,想借两万块启动资金,重走倒爷路。嫂子起初警惕,我提出包揽父母养老、一年后搬离让房的条件,终于让她动摇。看着熟悉的家人和四合院里的烟火气,我终于安心,这一次我要抓住机遇,弥补过往亏欠,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在线试读
周国良无奈的把单子交到柜台。
柜台查看了光明实业的账户资金能覆盖所有资金后,立刻拿起电话打到了新加坡高盛。
不到三分钟,对方为周国良出具了购买成功的凭据。
就这几分钟时间,日经股指竟然跌了三十个点,每张合约为陈卫民省了一百多美元。
“老板,这是单据。”
陈卫民看了看,歉意的对周国良说道:“周经理,账户上的资金不够你一个月的工资了,不过你放心,再过一两个月,公司还有一笔资金进来。”
周国良笑道:“我暂时不缺钱,完全可以等公司盈利了,再给我补发工资,不过我要高额的奖金。”
“哈哈,完全没问题。”
陈卫民把自己兜里最后的一千美元递给周国良,“租房肯定也需要资金,我一共就这点钱了,不够的话,那就去租一间民房,安装好电话后,给我拍个电报,以后联系起来方便。”
周国良哭笑不得。
这老板当的,把最后的家底都给自己了,他怎么回家?
“老板,好像赚钱了。”,周国良提醒道。
陈卫民一看,上涨了二十多点了?
“不错,好兆头。”
陈卫民又在港岛待了三天时间。
周国良在高盛公司附近的老写字楼上租了一间不到十平方的办公室,一个月租金两百港币。
陈卫民看了看办公地点后,就开始准备回京的事。
很遗憾,陈卫民已经没钱给家人朋友带礼物来。
“老周,我大概七八月份再来一趟,到时候咱们还是投资日经225,最近你多关注日经股指和日元汇率哈。”
“老板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对了,要给你发工资吗?”
“避税?”
“是的。”
“做吧,和你差不多就行。”
周国良把陈卫民送过关口,这次回来,陈卫民的身份立刻就变了。
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找人开介绍信坐飞机。
因为陈卫民直接把港岛实业的公章、注册证书拿走了,只给周国良留下来税务登记证。
港岛一般不承认公章的法律地位,周国良和陈卫民的签字,反而比公章更有法律效力。
当然,周国良的签字权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像是大规模从公司提取现金,只认陈卫民签字。
过了关后,陈卫民给胡大海拍了个电报,让人去机场接他,用光明实业的介绍信买了机票,直飞京城。
胡大海带着刘伟亲自到机场接机。
“老板,这么快就回来了?”
陈卫民笑道:“事比较顺利,就提前回来了,家里怎么样?”
“白酒已经入仓库了,但是罐头和手表还得十天左右。”
“好,胡经理,辛苦了。”
回到灯草胡同,父母看到陈卫民回来,少不得埋怨了几句。
“对了,昨儿徐燕传话说,杨春兰到处找你,好像有什么急事。”
陈华亭一说完,刘翠芝不高兴的说道:“不是不让你说吗?你怎么又说了?我看杨春兰就不是好孩子,你少祸害咱卫民。”
陈卫民笑道:“妈,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保证,杨春兰一定不会成为你的儿媳妇,这总放心了吧?”
“这还差不多。”
从早上离开港岛到下午四五点回到京城,陈卫民一直在路上奔波。
吃了点东西,陈卫民就睡着了。
第二天,陈卫民去了一百号院。
公司又增加了一个新人。
胡大海招聘了一个会计,叫王杏,五十多岁的年龄。
“什么关系?”
胡大海小声说道:“市计委主任王来宁的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