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全本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_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 - 执笔小说 免费小说全本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_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 免费小说全本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_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

执笔小说

免费小说全本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_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朱元璋秦夜)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

《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是作者大大“公子枫”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朱元璋秦夜。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开局怒喷朱元璋,被押上断头台问斩。即将砍头时,反手绑定人生加入系统。可加入人生:马皇后、朱标、朱元璋、朱五四、陈二娘、朱雄英、常氏、常遇春、徐达、李文忠、蓝玉、燕王朱棣,等等……马皇后:“你多次救我性命,让我遇到重八,有了这美满幸福人生,妹愿拜你为兄长……”朱五四:“小兄弟让我全家有口饱饭吃,这份恩情朱家永记于心,不如你我拜为兄弟……”常遇春:“老婆是你给我讨的,参军是你让我去的,本事是你教我的。你就是俺大哥……”朱雄英:“八岁时都以为我死了,是大哥哥将我从陵墓中救出,从此雄英只认大哥哥……”朱标:“你教我做一个好太子,你帮我养一个好身体。那次我差点死了,是你救我命,让我有了一线生机。标此生敬父母,敬大哥……”朱重八:“您给咱钱葬咱父母,在咱要饿死时让咱吃饱肚子。您教咱本事,给咱规划人生,说咱将来必有一番作为……如此大恩大德,咱朱重八无以为报,只以天地为证,甘愿拜您为义父……”本来朱元璋发誓要杀了秦夜,直到后来,朱元璋跪下:“恩人……不,义父,咱求求您,下断头台吧……”...

大明:断头台上,我竟是朱家恩人

免费试读


“我要改变朱标的人生。他没有死,只是吊着一口气陷入假死……到时候入殓被我调包带出宫……一直在宫外养病几个月……”

“叮,按照主人改变的人生进行中……”

秦夜在心里默默的使用人生改变的机会,并且按照他所想的。

系统接收到指令,就开始悄无声息的运行。

只不过除了秦夜外,没有人知道暗地里发生的事。

比如此刻的朱标并没有死,也是同样陷入假死状态,气息微弱的只剩一丝,微不可察,只当作是死了。

于是,接下来,皇宫就开始给朱标举行身后事。

各种流程,各种规矩。

然而,人在假死状态下,可以宛若乌龟冬眠一般,长久沉睡下去。

只要一口气还吊着,身体还有机能就行。

朱标被停灵东宫,几天后开始入殓。

而入殓结束的当天深夜,秦夜再次现身。

还是和马皇后一样,秦夜在后半夜,用迷香把灵堂的宫女太监迷晕。

随即打开棺材,将里面朱标抬出来。

天幕外,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和马皇后激动的不行。

而朱五四和陈二娘则是疑惑:

“这是做什么?”

马皇后说:“标儿没死,是大哥用了法子,现在要狸猫换太子,把标儿带走治疗。”

说着,马皇后就看向断头台上的秦夜,说:

“大哥,您真的救了标儿……”

秦夜一笑:“看着吧!”

朱元璋看向秦夜时,也是激动万分。

他没想到,原来秦夜真的救了朱标。

只有朱允炆面如死灰。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秦夜救了朱标,那……那朱标也和马皇后一样,根本没死?没有下葬到孝陵?

所以,朱标也不知道搁哪儿养病。

那自己这个太孙,岂不是个笑话?

朱标还活着,他算个狗屁的继承人啊?

朱元璋还会管他才怪了。

这让朱允炆气的脸色都绿了,已经到手的储君之位,就这么没了?

吕氏看到这一幕,更是眼前一黑。

若是太子朱标没死,那她真是半点喜悦没有,反而全是悲伤和无奈。

好不容易自己儿子才成了储君,结果朱标没死?

朱允炆岂不是啥也不是了?

这比秦夜没死更严重啊……

在场所有人,几乎都紧张的盯着画面里。

天幕之中!

秦夜把朱标从棺材里抬出来,再把棺材封好,外人根本不知道里面其实是空的。

毕竟棺材本身就非常重,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反而感觉不出来了!

秦夜做的天衣无缝,随即带着朱标的身体,悄悄离开了皇宫,避开所有护卫……

虽然朱元璋很开心,但看到这里,还是没忍住回头对禁卫军统领郭英说:

“是不是该好好找找原因?人家两次进出,出去还两次都带了人的……”

郭英咳嗽一声:“知道了陛下……”

不过朱元璋扭头就又说:“干得好啊,如此一来,咱标儿可能还活着……”

郭英:“…………”

双标啊……

画面里!

秦夜离开皇宫后,带着朱标去了城里一处偏僻的小房子。

进屋把朱标放床上,就用热毛巾给朱标热敷,又用针灸解朱标的穴道。

一阵操作后,朱标悠悠转醒。

看到这里,朱元璋等人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秦夜真把朱标救了!

而朱允炆和吕氏,悬着的心,这下也是彻底死了!

毕竟,朱标还活着,朱允炆那是没戏了,起码几十年内没戏了……

天幕里。

朱标醒来,看着秦夜,一下子愣住,说:

“这……秦先生……这是哪儿?”

“这是我这段时间准备考举人,暂时住着读书的地方。原本是住在山里的,三水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