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救贵人,我的命运从此改变》是作者“月映章江”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林万骁周其慎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前世含冤而亡,重生后的他眼底只剩冷厉与决绝。命运却在他救下领导的那一刻骤然转折——昔日被践踏的前路,自此铺满青云;曾经被碾碎的尊严,终以血偿洗净。从冤魂到枭雄,他一路逆袭,不仅让仇敌付出代价,更令万里山河为之侧目。...

阅读精彩章节
咚,咚,咚
像鼓点,也像倒计时。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张空白便签,写下四个字:
“锅底,三千万。”
写完,把便签塞进钱包最里层,像把刀柄藏进口袋。
窗外,第一声鸡鸣划破夜空,像一把刀,划开了青桥镇的天。
七月十一,青桥镇闷热得像蒸笼。
傍晚六点,镇政府院子里的老槐树上,知了声嘶力竭。
林万骁把最后一盏应急灯关掉,黑色别克悄悄滑出院门。
他没带司机,只拎一只旧公文包,包里三样东西:任命书、省里试点批文、一张盖着财政厅骑缝章的空白支票。
三百公里高速,他开了三个半小时,凌晨一点抵达省城。
省城投公司大楼灯火通明,门口保安认得他的车牌,抬杆放行。
大厅冷气扑面,地砖映出人影,像一面没有温度的镜子。
电梯直上十八层。
省城投董事长曹小东正在办公室等,桌上两杯普洱,热气盘旋。
林万骁进门,没寒暄,直接把红头文件摊在茶几中央:
《关于同意青桥镇开展宅基地指标市场化试点的批复》
黑色公章,鲜红国徽,日期新鲜。
曹小东眯眼,指尖在文件上轻轻一弹:“三百亩指标,打算怎么玩?”
林万骁把一张A3规划图铺开,指尖落在青桥镇西北角:“三百亩宅基地,全部复垦为耕地,节余指标打包成‘青桥建投’,市城投做第一大股东,镇里占股35%,村民占股30%,社会资本35%。”
曹小东抬眼,目光像算盘珠噼啪作响:“授信额度?”
林万骁声音不高:“两亿,首期三千万,一周到账。”
曹小东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年轻人,胃口不小。”
林万骁把空白支票推过去:“省财政兜底,银行监管,风险可控。”
一句话,像把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门开了。
七月十二上午十点,省城投财务室。
打印机吐出一张回单:
收款人:青桥建投有限公司
金额:30,000,000.00元
到账时间:10:07:36
财务处长老周把回单复印三份,一份锁进保险柜,一份传真回青桥镇,一份塞进林万骁公文包。
林万骁站在窗前,看远处高架车流,像一条发光的河。
他掏出手机,拨通镇财政所:“三千万到账,先补发拖欠工资,再修主街水泥路,剩下的还信用社老债,每一笔公开公示,谁动一分钱,我剁谁手。”
电话里,财政所长老周声音发颤:“明……明白。”
七月十三清晨六点,青桥镇大喇叭准时响起。
林万骁的声音透过扩音器,在每一条巷子回荡:
“乡亲们,拖欠三年的工资,今天补发;
坑洼十年的主街,明天动工;
信用社的高利贷,一周清零。
谁再上访,直接来我办公室领项目分红。”
一句话,像雷滚过屋顶。
镇政府门口,讨债的群众面面相觑,有人悄悄收起横幅。
上午九点,财政所窗口排起长队,工人们领到第一笔工资,有人当场落泪。
镇小学老校长攥着信封,颤巍巍地说:“小林镇长,青桥镇有救了。”
七月十五,主街破土动工。
十几台挖掘机同时作业,铁臂挥舞,尘土飞扬。
林万骁戴着安全帽,站在施工线旁,手里拿着秒表。
每挖一铲土,他都在心里算一笔账:
一公里水泥路,造价三百二十万,工期三十天,每提前一天,节省利息一万。
他把施工队长叫到跟前,声音不高:“提前一天完工,奖励五万;拖一天,罚十万。”
队长咽了口唾沫,转身吼得嗓子嘶哑:“二十四小时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