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碑小说《福星掌灯》是作者“晓瑜”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晓瑜兰时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阿姐是京中晓瑜的福星,她奉旨为太后掌灯祈福。大殿长灯骤然暗淡,失了面子的太后,下令烧死阿姐以人油入灯。三年后,我进宫,一心想点一盏,以太后入油的长灯。可我没想到,让阿姐身死的,还另有其人。我更没有想到,此人借刀杀人,为的是诱我进宫,杀死她。...

免费试读
兰时崩溃地跪在地上,她到现在还以为是她哪里没有做好,才惹得我生了气。
她重重地向我磕头,额头都渗出了血,她也没有停下,“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你在宫中赢得太后的欢心,又与贵妃结盟,如果不是预知天命,你又是如何做到的?!”
如何做到?
心明就可以做到。
“我预知天降甘霖,是因为观察入微。”
“我预知贵妃蛰伏,是因为洞察朝堂,尽识人心。”
“此番种种,事在人为,又与天命何干?”
兰时惊惧地看着我,看着居高临下的我,发出绝望的吼叫。
我趁她迷乱之际,抢过匕首,刺进了她的心脏。
“你......你一天都没有忘记过你阿姐是被我害死的......是吗?”
她呕出一口血,有一滴泪从眼角滑落。
我仍是笑着,犹如神灵在审判,“兰时,借刀杀人的滋味,如何?”
当时,你借太后的手杀了我阿姐。
现在,我借你的手杀了太后。
“你会死,但你永远也回不到你的时代。
你输了,输得很彻底。”
兰时的气息越来越弱,直至死去,她的眼睛都瞪得老圆。
可惜就算她的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到明天了。
“宫女兰时,私自潜入清鹤寺将太后杀害,又因畏罪,自尽而亡。”
“你觉得这套说辞,够不够应付宫中?”
我转头,望向站在不远处贵妃的近侍。
侍女微微欠身,慢慢道,“贵妃娘娘,不,如今已是皇贵妃,特邀槐序姑娘入朝,替贵妃娘娘监察百官。”
“槐序姑娘,这可是无上的尊容啊。
娘娘知道您从小无父无母,何不入朝为官,共享荣禄?”
我抬眼,望向入夜的天,缓缓摇了摇头。
“多谢贵妃娘娘好意,奴婢的眼神入夜后便不大好了,入朝恐不便,万望娘娘勿怪。”
阿姐曾说,不愿我窥探天命,恐失了本心。
我想,一朝为官,一如知天命,难守本心啊。
13我没有回村里,只是在山水间走走停停,有事没事在茶楼里说一说书赚点小钱,以维持基本的生计。
我一个人倒也逍遥自在,只是入了夜,我的眼睛越发看不清了。
大抵是在宫中的那段时日,日日夜夜蒙着白布,渐渐地,眼睛竟捂出了病。
一个秋夜,我看不清前头的路,只得扶着墙慢慢摸索着往前。
忽然,视线里有一点光慢慢,慢慢亮起。
“姑娘,没事吧?”
那是一盏很亮的灯,比我在太后的宫里,在寺庙里看到的都要亮。
扶住我的一个上了年岁的妇人,她望着我湿润的眼眶,竟也不自觉地流泪。
她把那一盏长灯递给我,缓缓的语调像是在诉说往事,“你听说过盛极一时的福星吗?”
“当年她进宫掌灯,一时夺目无人能及。”
“可惜太后善妒要了她的性命,那时我是太后身侧的一个宫女,福星不哭不闹,只求我偷偷带一些灯油出宫去,去寻她的妹妹。”
“她说,她的妹妹失了阿姐,会看不清脚下的路,即便是以身入油,也只愿能照亮阿序。”
“她也说,如若寻不到也无事,那就请把灯油分给那些在入夜看不清路的人儿,让她们不至于四处漂泊,无所归处。”
我手心里握着那一盏长灯,泪如雨下。
在宫里,被太后责打,被兰时算计,与贵妃争锋,我从来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甚至面对无尽的漫漫长夜,我也未曾有一刻是后悔的。
我的命都是阿姐给的,一双眼睛又算得上什么?
只是我自以为看清了脚下的路,却早已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我厌恶这宫墙,因为它害死了阿姐,可我不曾想过,在这深宫,或许还有很多人正在漫漫长夜挣扎。
可阿姐给了答案,阿姐说,若寻不到她的妹妹,请照亮那些长夜里的人。
阿姐,你又一次明了我的心。
我还是回去了,借着贵妃的扶持,坐上了监察百官的位置。
自此我的身侧常有一盏长灯不灭,人人都猜测,我得了当年福星所留下的遗物。
我总是摇头,总是否认。
那不是福星,那只是我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