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大明皇子监狱偷听讲课,求我当国师》,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朱标朱元璋,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永乐无霜”,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一睁眼穿到大明,还没搞清状况就被关进了诏狱死牢。正愁怎么活命,隔壁来了个话痨少年,天天送烧鸡美酒求聊天。\...

阅读最新章节
天已经黑了,可是胡惟庸迟迟不离开李善长这里,还在商讨。
“恩师的功劳人人皆知,陛下却一点挽留的意思都不肯展露,实在叫人心寒。”
“恩师且等着,明日我便联名上书,为恩师遭遇的不公发声!”
胡惟庸语气字字恳切,却没能化解李善长的满脸愁容。
“恩师,您这是怎么了?”
“您不能真的告老还乡啊!”
胡惟庸有些着急的追问道。
闻言。
李善长收回思绪,摇摇头说:“你的心意,为师心领了。”
“至于联名上书,倒是没有必要。”
“这...这当然有了!”
“难道您要把几十年的基业,就此抛弃了?”
李善长端详着胡惟庸紧张的面容,感慨人走茶凉,唯有大难临头才见人心。
“非也。”
他语气平淡,似乎有未说完的话。
“只是联名上书,只能引起陛下进一步反感,他老人家吃软不吃硬,老夫这次失算了。”
胡惟庸听后,觉得也是:“恩师教训的是。”
他转念一想,陛下并非生来顽固的啊!
从前,凡涉及国策。
上至框架设计,下至实操层面。
陛下对恩师一向信任,哪能为了一个梦,就把多年君臣情谊抛诸脑后。
何至于,丁点情面都不留?
这里头一定有鬼!
“学生这就去查,看看陛下最近跟什么人见过,说过什么话......”
“不必了!”
李善长扶额喝斥,脑瓜子一阵一阵地疼。
“恩师,知己知彼才能......”
“老夫知道是谁。”
“余闲。”
李善长缓缓睁开眼,浑浊双眸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恨意。
余闲???
他算老几?
不对!他哪位?为何从没听过。
作为李善长的心腹,胡惟庸敏锐察觉到了威胁的气息。
眼前这位大明朝首屈一指的大臣,根本不可能被等闲之辈打倒!
“余闲是何人?”
“一个死囚,在私塾教过几年书,进京城后流连烟花场所,比老鼠进了米缸还要兴奋刺激。”
“几月前,全族遭到连坐入狱,本该安分等死,不知如何勾搭上了陛下,终日散播大明必亡的高论!”
李善长冷然说着,握紧了手中翠绿扳指,仿佛要把此人撕碎。
即便亲耳所闻,胡惟庸甚至听得到恩师咬碎后槽牙的声音,他还是不愿相信。
一个死囚有这么大能量?
“数月前全族入狱的人,满京城也挑不出两个,难道是......”
“杨宪!余闲是杨宪的族人!”
胡惟庸惊讶高呼,李善长再度听到手下败将的名字,内心古井无波。
“杨宪妄图朝斗,污蔑恩师不成,被陛下处置了。”
“可现在陛下为何又要重用他的族人!”
“这不是打您的脸?寒了淮西人的心!”
胡惟庸一次次分析,全都在点子上。
李善长毫无憾色,只是微微冷哼。
“是又如何?”
“陛下大发龙威,朝中文武臣子都见风使舵,恨不得都绕着老夫走。”
“他们偏偏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胡惟庸一听,事情可能有转机,当即来了兴趣。
李善长扯动嘴角,喝茶润了润喉咙。
“陛下批准臣子走,临行前,又让我推举一位得力者继任。”
李善长双手拢在袖中,合上眼睛,怡然自得的往后一靠。
他那表情,一看就直胜券在握,仿佛朝中所受的委屈与他无关。
“选人?陛下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胡惟庸疑惑问道。
“这不重要。”
“依我看,陛下又是托梦,又是鞭策,势必想把余闲推入朝堂,朝淮西人中扎一根钉子。”
胡惟庸听了,眉头皱得更紧:“那该如何是好?!”
“简单。”
李善长终于抬眸,看向眼前得意门生:“我中书左丞相的位子,给你坐不就得了?”